80%國內多晶硅企業停產
中小企業紛紛停產
2012年1~6月,國內多晶硅價格下跌幅度超過25%以上。有消息稱,從全國的情況來看,目前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僅剩7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其余的企業均已經關閉生產線,停產率達80%。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除了進口低價多晶硅的沖擊,中小公司停產,與自身情況有關。
首先是多晶硅價格的大幅下降。
2006年至今,多晶硅價格如“過山車”般大起大落。
先是從2008年觸碰到了400美元每公斤的高位,隨后的2~3年內又大幅下滑。最近的一次下滑是從一年半前展開的:2011年3月左右,該產品的報價在70~80美元/公斤,如今的價格則跌到了20~22美元/公斤,價格的重挫給大量多晶硅公司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國內除了大全、洛陽中硅、江蘇中能、賽維LDK等少數多晶硅企業外,估計沒有幾家能實現低能耗且實現盈虧平衡的。
這也說明,大部分國內中小多晶硅企業難以經得起超高技術和超低能耗的考驗。這也與當初不少投資者盲目介入到多晶硅這一行業有關。
其次,中小公司難以與大企業相互抗衡也是事實。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除了與光伏組件產能過剩有關(組件過剩——組件價格低價競爭——上游多晶硅價格不得不壓價銷售),同時有些大型多晶硅企業本身也在砸盤。
有不少多晶硅企業與下游客戶簽署了長達數億美元、期限至2018年的合約。
因而,在目前市場不景氣的狀況下,雙方有可能在進行這樣一種操作:即長約繼續履行稍高價位(如35到40美元/公斤),同時配上一些15到25美元/公斤的現貨低價多晶硅,這樣下游硅片及組件等客戶的總體采購成本仍是偏低的。而小企業由于實力弱只能根據市場定價,隨著市場繼續惡化,最終將面臨資金斷裂破產倒閉的結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