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藥企如何對抗國藥巨頭
近年來,國營藥廠因實力雄厚,頻頻壓榨民營藥企的生存空間。上周末,全國約30家民營醫藥企業老板抵達重慶,召集了一場特殊會議,主題是全國抱團求存,組建平臺公司打造全國醫藥航母。“每個股東出資不少于100萬元,總注冊資本約5億,預計下半年正式成立。”昨天,這一平臺公司的發起人之一重慶重藥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學靈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這個會議的出席名單上,有多家外地民營醫藥企業的名字,如北京御生堂集團、鄭州長金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山東中聯藥業有限公司、天津匯通中達醫藥有限公司等。
“我們想抱團只有一個原因,因為醫改新政下,行業洗牌所迫。”昨天,參與會議的河北邯鄲八方醫藥公司負責人李邯軍說。根據去年5月國家商務部發布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醫藥流通企業的整合并購將在未來五年內呈現前所未有的激烈,目前,國藥控股、上藥集團、華潤醫藥等已成為并購浪潮中最活躍的分子。中小民營醫藥企業身處其中,要么抱團求生,要么賣掉自己。
如何打造全國醫藥航母,對抗國藥控股、上藥等巨頭?多家民營醫藥企業老板均稱,他們準備向重慶學習。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去年才成立的重藥醫藥,目前已被列為業界成功的案例之一。來自南岸區政府網站公布的消息稱,這家由180家醫藥流通企業抱團成立的全市最大醫藥集團公司,去年銷售額就達2.5億元,今年內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元。
“我們剛完成了新一輪增資擴股,目前注冊資本已達3000萬元,第一大股東是重慶醫藥工業公司,持股比例為29.9%。”昨天,重慶重藥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學靈說,而其余的股東,持股比例則從0.5%-5%不等。“還有更多的公司也想加入,正在談判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重藥模式和以前民營藥房談加盟只需單體店繳加盟費掛個名完全不一樣,而是從采購、經營、銷售上都要整合統一,相當于打造一個全新的醫藥分銷商。趙學靈透露,目前這一全國平臺公司準備參照重藥的模式設立,而藍洋擔保總裁胡定核也有意參股,不過出資比例還未定。
“以前在重慶的藥品零售市場上,一些進價只有1元的藥品,經過醫藥批發商幾番轉手,到達藥品銷售終端時往往已賣到10元甚至20元的高價。”昨天,重慶民營醫藥商會會長唐良平說,集體采購可以大大降低藥品采購成本,從而降低終端價格,并惠及老百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