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 多行業消減倫敦奧運預算
市場
快消產品:促銷打奧運牌 銷量有所增加
讓人翹首以盼的4年一度奧運盛事終于到來。奧運期間,不少市民已經為享受奧運而提前準備,其中不少商場更大打奧運營銷牌。伴隨著奧運開賽,各種休閑零食銷售量同比猛增。
前瞻網記者在超市了解到,各類花生、薯片、啤酒、蝦條、巧克力、餅干等零食銷量明顯提升,比平時增加兩至三成。據商場工作人員反映,這段時間冷柜里的飲料、雪糕等食品的補貨頻次幾乎比平時高一倍。
在正佳廣場的百佳超市,發現除了可口可樂在入口處有一個倫敦巴士布景板和堆頭,以及商場在地面貼出像跑道一樣的裝飾外,幾乎很難看到更出彩的奧運促銷場景了。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由于拿下了“全球合作伙伴”的頭銜,餐飲企業中麥當勞顯得較為熱衷。該公司稱,已在廣州推出了3家奧運主題餐廳,并承諾在奧運期間餐廳提供24小時的賽事直播。
在廣州地鐵站、公交站和街頭廣告,則看到了較多奧運相關宣傳,它們主要是啤酒、涼茶飲料和牛奶企業。為了讓產品沾上邊,“倫敦”兩字就成了救命稻草。例如,上屆奧運會贊助商青島啤酒就在戶外發出了“喝青啤,游倫敦”的體育營銷攻勢。
分析
三個因素成今年營銷“攔路虎”
對于這次奧運會消費者的參與感可能會明顯降溫,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及韓國區總裁魯大衛說,希望通過公司多年的資源和平臺讓更多人來參與。他依然相信,贊助奧運會可以提升公司和品牌形象。
“對可口可樂董事會不會要求我們馬上拿出收益,我們相信長期支持奧運會是好的。”魯大衛說。
奧運期間宣傳費高企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奧運營銷將面臨三大“攔路虎”。
“本來現在就是旺季,很難分清是不是奧運在拉動。”昨日,一家大型啤酒企業聯系人說,最直接的感受是本屆奧運沒有全民動員的感覺,啤酒的消費者甚至還不及歐洲杯時狂熱。
事實上,除了人氣沒有上屆給力外,企業也得掂量一下“腰包”。上述聯系人說,奧運期間線上宣傳費用往往高企,達到線下活動的七八倍。以向省級電視臺投放廣告看,一兩個月預算就跑去100萬~200萬元。在某最火熱的中央級電視頻道,一個包括演播室包裝、屏幕LOGO、主持人口播、插入廣告等的方案,報價不低于上億元。
此外,在人氣不旺的情況下,宣傳期短也是很大的問題。“最多就是熱1個月,物料只能用這么短的時間還是挺浪費的。所以其實很多啤酒企業除了打些奧運擦邊球外,落腳點主要還是在夏季促銷上。”上述人士說。
此外,也有企業把目光瞄向海外。例如國內一家大型乳企就在倫敦巴士車身刷上了廣告。對此,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對直言不太看好。他指出,歐盟乳業發達,英國巴氏奶消費占比也極高,中國遠道而來的常溫奶在當地難有市場。
王丁棉說,按照以往經驗看,奧運期間行業消費不會特別增加。在主辦國,即使運動員或旅游者、觀眾可能會帶去消費的小高峰,但是時間很短,不會引發乳品銷售上的大幅增加。
“有做奧運營銷的肯定會比沒有做的占優勢,但是要說到能拉動很大的銷量,這并不見得。”昨日,第一商業網總裁兼資深營銷專家黃華軍如此分析,因為現時消費者已變得越來越理性。而因為本屆舉辦地在國外,中國消費者有疏離感,奧運對跨國企業的影響更大一些。
甚至對主辦國,分析也并不看好會對消費大幅拉動。昨日,國際著名調研機構歐睿在給本報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倫敦奧運只帶來了短期拉動消費的機會,英國已在一季度滑回到衰退中,奧運能讓該國擺脫經濟放緩的可能性很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