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鐵路等重大基建項目受冷遇
在經濟加速下行的壓力下,國內公路、鐵路等重大基建項目呈現明顯放緩趨勢。國內剛剛經歷了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創單月新高的“流火6月”,達4.18萬億元。分析發改委上半年新批重大投資項目的構成和審批節奏,可以發現,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中央重大基建項目連續上馬的可能性不大,風電、水電等節能環保產業則承載了優先于“拉動經濟增長”的“調結構”任務。
清潔機制項目連續獲批
縱觀上半年獲發改委放行的重大投資項目,可以發現,其和“四萬億”計劃涉及的項目在結構上有明顯不同。這主要體現在新能源和清潔機制項目被連續穩定獲批,重大基建項目數量、金額占比下滑兩個方面。
首先,風電、水電等節能環保項目在總數量上占絕對優勢。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1~6月,發改委共審批通過了1562個項目,除232個海外需審批項目和352個以工代賑項目外,包括水、電、氣在內的公用事業項目占比最高,達到74%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從產業關聯度看,上半年獲批項目中,90%以上是和“七大新興戰略產業”相關。
二是上半年除機場建設外,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基建項目獲批數量均出現同比下滑。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1~4月,只有3個公路建設項目獲批,總投資金額在100億元左右,同比減少9成以上;鐵路項目方面,只有蒙西至華中地區1個項目獲批,總投資金額約1600億元,而去年同期,共有總投資接近1900億元的6個鐵路項目獲批。
從審批節奏看,重大基建項目中,目前只有機場建設項目出現持續放行跡象。1~4月,發改委共批準8個機場項目,總投資金額接近400億元,去年同期的這組數據分別為5個和230億元;5月下旬以來,先后只有三個機場項目獲批。
反觀2008年底啟動的“四萬億”投資計劃,超過60%資金被用于“鐵公機”系列項目和災后重建。其中,用于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建和城鄉電網改造的資金占比達37.5%,涉及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工程等項目的總投資金額占比很小。
調結構優先于拉動經濟增長
分析重大投資項目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的拉動作用,一要看項目能否形成較大投資額,二是看項目進度和建設周期。兩方面來看,上述重大獲批項目所承載的“調結構”任務或優先于“拉動經濟增長”。
首先,上述1562個重大項目中,公路、鐵路等大型傳統基建項目合計占比不足1%;以水利工程、小流域整理為主的“以工代賑”項目多為保民生工程,單個項目體量小;數量上占優的清潔機制項目又偏重“調結構”,所以整體來看,這些投資項目較難從增量上帶動經濟增長;上半年11個獲批的機場建設項目全部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合計不足500億元的總投資規模。
其次,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現階段風電、水電等清潔機制新項目大多推進較為順利,但大型鋼鐵項目紛紛暫緩開工。目前,總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元的武鋼防城港和寶鋼湛江鋼鐵項目都已遭遇擱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