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
工業企業目前普遍面臨著產能過剩,需求疲弱的現狀。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二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126.9,比一季度下降0.4;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1.2,比一季度回落1.8。考慮到去庫存化結束后工業企業還將面臨去產能化的考驗,當前工業企業層面面臨的壓力遠大于整體經濟。預計三季度工業生產者信心仍有較大可能繼續回落,何時恢復則取決于寬松政策的力度。
動態來看,2011年一季度以來企業景氣指數各季度分別為140.3、137.9、135.6、127.8、127.3和126.9,一年半以來呈現出逐季回落的態勢。盡管今年以來回落速度明顯趨緩,但目前尚看不到筑底回升的跡象。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是對2萬家企業進行調查,根據企業家對本企業經營狀況的評價綜合得出的結果。企業樣本主要來自工業企業,大致可以反映當前工業企業面臨的困境。
工業企業面臨的問題在于需求不足導致供給端產能過剩。然而從目前來看,總需求雖有恢復但仍處于較為疲弱的狀態。據前瞻網記者了解,7月初公布的6月制造業PM I新訂單指數低于50,且降至去年年底以來新低。尤其是上游原材料行業的新訂單指標仍處于較低水平,包括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等行業。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6月流通企業生產資料訂單同比增速更是連續9個月為負,同時降幅有所擴大。
導致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還有外商直接投資(FDI)。從數據來看,外資對中國經濟預期并不樂觀。6月制造業、房地產FDI同比均仍處負值,尤其是房地產FDI同比增速更是驟降至-25.5%。
在需求復蘇緩慢的背景下,短期看企業在供給端被迫繼續去庫存。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工業庫存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持續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近期未有回落跡象,說明企業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
分行業來看,庫存壓力較高的行業主要在上游原材料行業,尤其是煤炭、鋼鐵等行業。從港口庫存來看,鐵礦石庫存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持續處于高位,而近期秦皇島港煤炭庫存也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而通用設備、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飲料紡織等接近終端需求的部分中下游行業及生活相關行業也需要去庫存。考慮到需求短期不會明顯回暖,而供給端的企業或將收縮產能來消化庫存,因此預計去庫存將持續,范圍也將逐步擴大。
依據歷史經驗預測,今年年底我國工業企業有望結束去庫存過程,但是前期大規模投資形成的過剩產能要在短期內消化掉絕非易事,產能過剩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可以預見,從今年到明后兩年,中國實體經濟很可能會經歷從去庫存轉向去產能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比較痛苦,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兼并與破產。
一方面是需求恢復緩慢,另一方面是企業被迫去庫存去產能,至少在三季度,工業生產者信心仍有較大可能繼續回落,需要調控政策給予更大支持。從短期看,更積極的減稅政策有利于企業縮小生產成本,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這些都有助于企業利潤的回升。從長遠看,鼓勵民資進入傳統壟斷領域,加快改革,將更有利企業成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