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衛浴企業如何度過生死劫
近期,我國陶衛企業正面臨著雙重壓力:在國外市場屢遭雙反調查,在國內,也面臨著成本、環保及同質化競爭的壓力。
廣東佛山市維克衛浴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安坦言:在全球和國內經濟遇“冷”下,部分陶瓷衛浴企業退出歷史舞臺成為必然。
產品低端
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衛浴設備生產國和消費國,但陶衛企業面臨規模普遍小、生產管理粗放、缺乏核心技術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除了高端市場的國際品牌外,還有3000多家本土品牌。其中,規模較大的約有50-100家,其他都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因此,陶瓷衛浴產品一直徘徊在中低端產品中,除國外一些品牌和國內少數品牌外,國內還沒有哪個品牌市場占有率超過5%。
專家介紹,2011年,我國衛浴產品市場零售額超過46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9%以上,高端衛浴產品市場分額不到10%,中低端產品占據90%以上市場份額,中高端產品占據50%左右。
歐盟尼魔方磚董事總經理湯浩認為,技術是制約中國衛浴品牌發展的原因之一。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衛浴行業是有核心技術的,表現在馬桶方面,中國衛浴行業未能突破核心技術,難以引領行業發展潮流,掌握行業話語權。”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我國陶瓷衛浴行業有全國性知名度高的品牌,也有區域性知名度高的品牌,但仍處于一種各自為戰的混戰與割據狀態。這主要因為企業數量多、品牌數量多和產量大等原因,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全國性的、區域性的競爭格局。或許城頭旗會更換,但紛爭的狀態會延續,這也很好地反映出當前我國陶瓷衛浴的現實狀況。目前,尚缺乏市場領導性品牌。
廣東佛山市維克衛浴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安表示,目前,市場對產品檔次的需求一直呈金字塔形,頂端是高檔產品,下面是中低檔產品。同時,陶瓷衛浴產品的檔次與實踐也脫節,所謂檔次的考量,主要體現在高質量、優質服務、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溢價,符合以上條件的才是高檔的產品。
“相反,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產品,表現卻常常相反。這主要表現在產品沒有高質量和優質服務的情況下,先宣稱自己高檔品牌,在定價上,追求品牌溢價,其次才追求質量和服務。其結果必然不被市場認可,最后只淪為‘口號檔次’,品牌低檔次的產品。”張國安說。
他認為,高檔產品主要是質量(含保證和提高質量的技術),我們沒有優質的服務,沒有與產品質量對等的品牌知名度,因此也沒有高的溢價,在打造國際品牌知名度方面,陶瓷衛浴還沒有成功模式可借鑒。
此外,張國安表示,“衛浴產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問題,在外觀上,只要撕掉商標后就基本分辨不出來誰是誰。”
質量堪憂
去年2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陶瓷坐便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其中針對陶瓷坐便器產品的質量抽檢結果顯示,有26種品牌的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合格率僅為78%。
陶瓷衛浴品牌產品被爆出不合格已是“家常便飯”。“國內陶瓷衛浴企業出現產品質量不合格問題主要是產品設計和工藝總體水平不高和產品結構不合理造成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甚至使用廉價原材料,而且企業缺乏必要的檢測與質量控制手段。近些年,陶瓷衛浴企業片面追求規模大、以犧牲部分產品的質量、服務為代價,從而導致諸多產品問題品牌曝光。”吳越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陶瓷衛浴企業不斷擴展、生產線不斷擴充、造成行業產能過剩,供需也失去了平衡,因而造成了區域內污染嚴重,資源面臨枯竭等問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預計2015年,國內建筑陶瓷磚需求量約90億平方米米衛生陶瓷需求量約1.6億件。加上產品出口量,預計到2015年建筑陶瓷磚產量將達到95億平方米,衛生陶瓷產量2億件左右。
而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陶瓷磚產量90.83億平方米,衛生陶瓷產量超過2億件,目前,這些產能規模基本上滿足了2015年的市場需求。
專家表示,面對當前的困境,國內中小陶衛企業,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和生產模式,提升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加快拓展國內市場,以提升競爭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