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業洗牌危機:大資本與小養殖戶的博弈
資本爭相涌入
網易、武鋼等企業跨行業養豬,資本大鱷高盛收購專業養豬場,中糧等推出投資類養豬理財產品。
與散戶退出相反,近年來大量資本爭相涌入養豬行業。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自去年以來,跨行進軍養豬的企業或基金以及擴大養豬規模的上市企業已不下20家。
跨行養豬的諸多企業中,互聯網企業網易稱得上是“開山鼻祖”。2011年3月時,網易CEO丁磊稱將投入3億元建設1200畝的養豬基地。最新的報道顯示,“丁家豬”養殖基地將于年內完工后分批圈養小豬。
今年3月,武漢鋼鐵透露,其“十二五”期間投入390億資金發展的“非鋼產業”中,將包括“養豬種菜”。至于原因,武鋼總經理鄧崎琳對比螺紋鋼和豬肉價格后稱,“一公斤鋼材價格抵不上四兩豬肉”。
比武鋼稍早一個月,以化工制造為主業的德美化工也宣布,將在未來3年內投入5.76億元,建設年產36萬頭的“草本酶生態養殖項目”。地產商美林基業也欲斥資1.5億元打造廣州最大的單體養豬場。
與此同時,部分投行也對養豬興趣濃厚。早在2008年,有公開報道稱,國際資本大鱷高盛斥資2億-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等地收購了10余家專業養豬場。2010年,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向牧原食品投資1000萬元,幫助其商品豬養殖規模擴大到100萬頭。
此后,聯想控股和九州投資共同向常州市立華畜禽有限公司注資近3億元,后者在獲得資金后啟動了鵝和豬的產業化生產。2011年12月,聯想控股還被傳出試圖與廣東養豬企業壹號土豬洽談合作。
今年,資本“玩豬”的方式更為多元。近期,中糧肉食和中糧信托開始試點發行“生豬養殖投資單一資金信托”。據報道,這款第一期募集資金1500萬元的信托產品的操作方式為,外部投資者認購中糧肉食旗下20公斤的仔豬,出欄生豬按市場價格銷售,收回的資金為信托收益。
6月底,浙江天堂硅谷發行了一期旨在整合湖南、湖北等地養豬場的基金。公開報道稱,一期1.5億元在半月內即超募,認購最積極的為醫療、水利行業上市公司的老總,“基本都和養豬無關”。
此外,原本就深耕養豬業的大型上市公司,也在此間積極擴大規模。最新的案例是,正邦科技在今年6月宣布,未來5年內將同北大荒合作累計投資35億元,實現“黑龍江600萬頭生豬產業化”的戰略。
“朝陽產業”
跨行業養豬的公司高管稱,規模化養殖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只要“踩好步點、把握好周期”,盈利可以保障。
與劉堯這樣的養豬散戶不同,在上述爭相進軍養豬行業的企業和資金看來,養豬盈利似乎是道并不難解的命題。
據中糧信托預計,其發行的“生豬養殖投資單一資金信托”年化收益率約為6%。與天堂硅谷合作發行“養豬基金”的大康牧業在動用基金收購武漢一家養殖公司后承諾,首年實現凈利潤400萬元,且每年增長率穩定在15%。
“國內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2010年IPO時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07年-2010年上半年間,其生豬產品毛利率分別為24.15%、31.47%、23.42%及19.76%。今年一季度,其凈利潤同比增幅近147%。
“長遠看來,生豬養殖的利潤率還是比較穩定的。”國內一跨行業養豬的上市公司高管稱,雖然養豬行業價格彈性較大,但只要“踩好步點、把握好周期”,“在價格低時補欄,價格高時出欄”,“盈利是可以保障的。”
該高管表示,與散戶相比,依托龐大資金的規模化養殖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我們會有專業的團隊去選擇和培育仔豬以保證成活率,同時對疫病的監控和防治也很專業。”該高管稱,這就規避了散戶們不時遇到的“買到病豬就全軍覆沒”的問題。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秘書長馬闖擔憂,跨行業養豬的企業可能在短期內面臨技術和管理上的匱乏。對此,上述高管回應稱,規模化養豬是個“資金撬動型”的行業,技術和管理等完全可以引進“國外成熟的”。
該高管還透露,有雄厚資金依托的大型豬場,在飼料和銷售的議價能力上都遠高于散戶,而且“規模化和專業化養豬是國家鼓勵的方向。”
“他們完全可以做到每斤肉賣得比散戶高5毛錢。”施東進承認。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養豬業中,散戶占比接近60%,規模化養殖約40%,剩下的產業一體化的大型企業不足1%。
除能繁母豬補貼外,自2007年開始,國家開始對規模化養殖進行力度不小的補貼。其中,年出欄3000頭的養殖場每個可獲得中央補助80萬元。“即使行情再不濟,這也可以保證大型的養豬場不賠本。”散戶劉堯對此頗為羨慕。該高管說,養豬業在未來是個朝陽行業,企業走這樣一條產業化的道路是個明智的選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