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快向中國私立醫院領域滲透
近幾年外資私立醫院發展迅速,但大多面向高收入人群。瑪吉·王(音)女士回憶起兩年前差一點就在北京一家公立醫院擁擠的走廊中生孩子的經歷。這名31歲的會計師說:“病人太多了。護士無視我的床位要求,直至孩子快要降生。公立醫院價格便宜,但你必須給紅包,而且還得忍受差勁的服務和排長隊的滋味。”
但如今情況發生變化。現在,王女士尋求在高端私立醫院就診。她是愿意為高質量醫療花更多錢的中國中產階級一員。外國投資者則樂意滿足這一需求。過去一個月產生了許多新交易,美國上市公司“協和醫療”購買了中國西部一家醫院的部分股份,上海第一家臺灣醫院也即將開業。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國醫療服務市場價值到2015年將達5000億美元。
北京計劃到2015年將私立醫院床位數占全國總床位數量的比例從去年的12%提高至20%。美國美中互利公司高管表示,這意味著私立醫院每年將新增40萬個床位。中國地方政府也在努力吸引外國投資。新加坡百匯控股公司中國與北亞區業務總監譚畢蘭(音)說:“成都市市長邀請我們在成都開診所,為當地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提供服務。”
盡管如此,對許多外國投資者而言,官僚制度和不同的文化氛圍意味著,中國并不是一個容易滲透的市場。華美康醫院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大衛·伍德說:“圍繞中國有許多令人感到興奮的事情,外國投資者將之視為世界最大的市場。但投資者必須要有耐心。在這里,你不要期盼著短期內便會賺大錢。”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在中國經營的外資醫院主要面向外國人和中國富人,而他們只占整體市場的5%。這些醫院的收費標準至少為公立醫院的40倍。北京資質良好的公立醫院內一個單間的收費約為每天200元,而新開業的臺灣醫院的貴賓房每天收費5888元。該醫院只招收臺灣醫生或外國醫生,他們每月的收入高達20萬元。
根據華美康在四個城市所做的調查,包括百萬富翁在內的許多顧客表示,他們只愿意支付5至7倍于公立醫院的價格。伍德先生說:“這表明,外資私立醫院未來的主要客戶是中等收入家庭,它們需要盡量控制成本,并保持盈利才能生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