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色金屬資源不足 市場將持續保持高位需求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有色金屬需求日益上升,但國內重要有色金屬礦產找礦始終沒有重大突破。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在全國有色金屬礦業大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國內重要有色金屬礦產找礦取得積極成果,但沒有重大突破。隨著開采強度的提高,儲采比下降的趨勢愈加明顯。
據有色協會研究分析,在大宗礦產中,2010年國內銅儲采比為9.5,比2003年的29.8下降20.3;鋁土礦儲采比為16.9,比2003年的32.8下降15.9。尚福山說,儲采比的急劇下降,使我國大宗有色金屬礦產原料的外貿依存度持續上升。他表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處于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國際化和市場化階段,對有色金屬的需求將繼續增長,而國內現有查明儲量遠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加大礦業投入,提高礦產品產量,特別是提高銅、鋁、鉛鋅等大宗礦產品產量,基本不會存在市場過剩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銅、鉛、鋅、鎳、錫、銻等六種有色金屬精礦金屬產量825萬噸,同比增長18.0%,遠高于“十一五”期間年均9.3%的增長率。隨著一批新建礦山的投產,預計今后幾年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礦產品產量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專家預測,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高位需求仍將持續一段時間,許多重要能源和礦物原材料仍然有10--20年的高峰需求,預計資源需求高峰將在2025年左右來臨。“下一步,企業要積極參加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實際行動推動資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同時,要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力度,大力發展綠色礦業,開發城市礦山,促進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綜合利用。”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說。尚福山則稱,要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力爭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需要突破的技術主要包括:礦產資源勘查共性關鍵技術;大型金屬礦床地下強化開采關鍵技術與裝備;復雜低品位硫化礦資源的生物浸出技術;有色金屬礦物中有害元素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他還指出,目前,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是有色金屬礦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部分生態環境相對薄弱的礦區,建設綠色礦山的要求就更為重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