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終結 汽車經銷商何去何從?
如此收購擴張也很矛盾
淡市下的微利,讓很多小型的經銷商難以支撐。廣州一家合資品牌經銷商負責人在限購之前就已經有1000輛左右的庫存,“他的庫存應該已經達到了三個月,資金壓力下生存已經很困難。”廣州汽車銷售行業協會秘書長熊雙玲說。
在熊看來,今年汽車銷售流通領域的洗牌已經進入了加速期。6月,中升集團正式收購了位于東莞厚街的聚星行奔馳。同樣是在東莞,因為涉及到廠家
和消費者的利益,一些收購在悄悄地進行,據消息人士稱,東莞寮步汽車城的一位頗具實力的汽車經銷商,正在收購一些日系品牌的經銷商。
“汽車銷售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經銷商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維持土地、庫存等的資金周轉,一旦銷售不利,而且該店銷售保有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新店和小店),就會資金斷裂,難以支撐。”熊雙玲說。
“據我了解,現在很多中小型的經銷商打算退出市場,把店賣掉抽出資金,尋找其他的投資渠道。”羅磊說,目前中小經銷商的淘汰速度,應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會長蘇暉早前的判斷:經銷商行業整合正在加速進行,除了今年總體銷量增長率將會很低外,國內經銷商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中,尤其是豪華品牌經銷商的數量,這與國內經濟環境下滑情況形成矛盾。
董平屬于汽車銷售領域的不樂觀者,而另一部分樂觀的經銷商按捺不住沖動,趁勢收購困境中的小型經銷商,進行低價收購擴充領地。
廣匯汽車曾在幾個月前啟動西部收購計劃,傳出消息稱其出價14個億收購四川申蓉,但此后無疾而終。廣匯并沒有停下步伐,隨后斥資4億元收購山東鴻發汽車信貸擔保投資有限公司。
東莞寮步汽車城的上述經銷商,過去經銷多個品牌,但都是自主品牌。目前,其正籌集資金收購日系品牌4S店,這種收購在過去車市繁榮的東莞很少見。
但業內多位人士并不認同這種僥幸抄底式的擴張。“小經銷商遇到的問題,大經銷商也同樣存在,整個上半年都在虧損。而且銷量的增長速度,遠遠低于廠家建店的速度。盲目擴張會導致自身現金流緊張。”羅磊認為有些冒進。
根據去年年底商務部公布的《關于促進汽車流通業“十二五”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15年要培育30家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區域性汽車流通企業,3~5家超1000億元的大型汽車流通企業,提高市場集中度。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只有龐大和廣匯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和上述目標相距甚遠,而且拓展售后服務鏈條的嘗試并沒有讓其快速獲得發展空間。
轉型試水:新業務的風險
汽車銷售整體情況看淡,為逆市擴張的經銷商蒙上了不確定性的陰影。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6月汽車庫存壓力繼續加大,庫存平均深度達到1.4,創下了過去一年新高,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警戒線1.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產汽車產銷952.92萬輛和959.8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8%和2.93%。其中乘用車產銷759.93萬輛和761.35萬輛,同比增長7.87%和7.08%。遠低于大部分汽車品牌的預期目標。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也發布數據,通過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監測,5月份全國汽車市場價格以降為主,國產汽車與進口汽車價格雙雙走低,國產汽車價格降幅較深。
前景并不看好的大盤下,盡管有收購沖動,但也令很多經銷商很矛盾。龐大和中升等經銷商集團曾經在去年大肆擴張收購,但今年沉寂了很多。“未來的洗牌,可能會以盈利能力差的經銷商自行關閉和轉向其他行業為主。”廣州一家經銷商的負責人預測。
董平選擇的模式或許為一些具有一定實力的經銷商集團提供了新思路。“在國內汽車產業鏈條上,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競爭都非常激烈了。但零部件還有很大的空間,鑄鍛是一個大產業,因為投資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董平說。
在羅磊看來,這種完全脫離汽車銷售鏈條進行轉型的經銷商并不多見,但雖則汽車銷售市場的飽和,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
令人疑慮的是,以汽車銷售起家的董平如何轉型并理制造業?“收購過來的公司,5年內管理層絕對不會變動,畢竟我們與西方國家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董認為用這種方法可以化解所有難題。但根據往年的海外收購經驗,在法律法規以及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矛盾需要很長時間去磨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