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桶油”壟斷難破 國內地煉企業長期夾縫求生
在當前,國家大力鼓勵民資進入能源領域,但民間資本多數規模十分有限,多數民企長期在兩桶油的壟斷下夾縫求生。
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的實施意見》中,鼓勵民資進入的油氣領域涉及從產業鏈上游勘探開采、中游油氣管網建設以及下游石油冶煉等諸多領域。以西氣東輸三線管道引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等各路資本合作建設為標志,有些領域近期已有了一些實質性的動作。
然而,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聽到的聲音更多在于,管網建設動輒投資數百億元,民間資本多數規模有限,基本上處于參股地位,并且管道建設周期長,投資回報可能要到數年后,這一特點大大降低了民企參與此一領域的積極性。
事實上,在油氣產業鏈上,民資活躍的環節目前集中在下游冶煉及加油站環節,這些領域傳遞出的聲音或可真正代表油氣領域民資的期待。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專家介紹,我國的油品市場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供應,在此主渠道之外,還有數量不少的地方小煉油企業,雖然規模較小,但對保障我國燃料市場的供應發揮著積極的補充作用。
但地煉企業長期以來在“兩桶油”壟斷油源供應及銷售終端的夾縫中生存的現狀一直備受關注。在當前油氣領域鼓勵民資進入的大背景下,政策上出臺引導支持政策,拓展地煉企業的生存空間,更成為眾望所歸。
山東金城石化集團一位負責人說,他們作為民營地煉企業大軍中的一員,目前最頭疼的問題是煉油油源的嚴重不足。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山東地煉企業目前所能獲得的原油供應量總計不過700萬噸左右,但地煉企業擁有的總產能則達7000萬噸。油源不足導致產能的嚴重閑置已經讓山東地煉企業生存維艱,同時背負“落后產能”的陰影,數度險遭淘汰。“我們行業一直以來最渴盼的就是何時能擺脫”兩桶油“提供的有限的配額油,獲得更大的原油進口權。”他表示。
近期一則關于新疆廣匯能源的報道讓讓眾多地煉企業看到了希望,據悉該公司有望成為國內首個擁有原油進口權的民企?;蛟S這是民企獲得新生的一個征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