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腐敗案給全電商網站敲響警鐘
淘寶反腐
電商網站是近年投資熱點,但因發展不完善,頻出假貨與腐敗丑聞。小事有當當網銷售假貨被曝光,大事有阿里集團辭退的公司高管因涉嫌受賄被司法部門刑事拘留。當網購提供了便利的同時,卻也在吞噬著消費者對他的信任,人們不禁要問,電子商務這條路還能走多遠?
阿里集團的反腐行為揭開了電商腐敗現象的冰山一角。其宣布查處內部多名員工腐敗問題,其中影響較大的是聚劃算前總經理閻利珉因涉嫌不正當利益收授被警方刑拘。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聚劃算是淘寶旗下的團購平臺網站,僅運營一年多就達到百億元交易額,其爆發的交易能量吸引了眾多商戶希望參加聚劃算的團購活動,而能否上線則由聚劃算的工作人員——“小二”決定,因此這一稀缺資源和手中的權力就成為個別人的尋租舞臺。此外,“小二”們還能利用自己的權利影響賣家好評率、成交量統計等多個方面。
困擾阿里系由來已久的腐敗問題終于有了第一次系統性的打擊和防治腐敗的答卷。然而,此次所彰顯的阿里巴巴對腐敗零容忍、動真格的決心,能否真正貫徹落實下去,不僅考驗著阿里人的智慧與誠信,更考驗著整個電商行業的前途。
困擾電商系統的還有另一種問題,那就是交易數據“摻水”。從今年6月中下旬開始的“電商三國殺”——淘寶、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掀起一輪促銷大戰,在戰況中各家都宣稱自己的戰績驚人,但是業內人士仔細分析認為,其中難免有水分的稀釋,原因就在于有的企業已經到了為了博上市而做業績的關鍵階段,如有媒體報道稱,京東商城有望在今年下半年IPO,阿里集團也準備在B2C私有化之后謀求集團整體上市。
中國網購市場的快速繁榮離不開創投資本的熱捧。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的B2C市場投資真正被引爆,當年已經披露電子商務B2C市場的投資案例多達56起。而2011年,中國互聯網披露的投資事件為202起,披露金額的案例投資總額為67.40億美金。其中,電子商務行業(包括B2B、B2C、C2C、團購、支付及電商服務提供商)披露的投資事件為93起,占披露投資案例的46%,相比2010年的65起投資事件,增幅達43.08%;其披露投資金額的案例為77起,投資總額高達46.91億美金,占披露金額的69.6%,遙遙領先于其他細分領域。
不幸的是,商家競爭的壓力,推廣資源的有限,使得電商領域腐敗滋生、蔓延。顯而易見,腐敗是電商的一顆毒瘤,如果不徹底根除,必將危害整個行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