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網站野蠻生長 同質化競爭何時休
電商價格戰打還是不打
6月份國內各大電商網站掀起一場空前價格戰,價格戰火熱背后,是電商網站日益嚴重的同質化競爭,陷入只賺吆喝不賺錢的怪圈。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狄更斯《雙城記》里這段話,在新蛋中國區執行副總裁、中國新蛋網總裁周昭武看來,最適合描述現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新蛋總部的美國,電商環境已邁入了早期的成熟期,而在其新開拓的中國市場,電商發展處于野蠻生長的環境,周昭武確信,血戰還在繼續,“大家只看流量和營業額,都想到不苛求現在盈利的納斯達克上市。”
讓周昭武看見“血光”的戰役之一就是兩周前的歐洲杯期間,由易迅網、京東商城、國美商城、蘇寧易購、天貓、QQ商城等國內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心照不宣發起“史上最強的電商價格戰”,累計已經卷入了價值70億的讓利幅度和營銷資源。
而更多的短兵相接是在日常的廣告營銷上,周昭武在2012年電子商務產業(上海)峰會上也無奈地表示,常年存在的包括自己和競爭對手都有的現象是,廣告幾乎沒有其他特別好的方式,只有讓利、折價的內容。
同質競爭的背后
“作為消費者當然希望價格越便宜越好,而靠低價競爭,絕對不是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趨勢。”商務部電商司聶林海副司長說,電子商務發展應該靠創新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愈燃愈烈的價格戰火背后是電商平臺的同質化傾向。無論是原先賣書的當當、從3C起步的京東,還是貼上母嬰用品標簽的紅孩子,以及一號店、亞馬遜等,最后都發展成類天貓的平臺電商,也失去了原先的特色。
“通過規模競爭擴大影響,降低平臺的運營成本,搶客戶,搶市場,拼規模。”在上海財經大學營銷系教授晁鋼令看來,這主要是因為電商平臺低門檻,每個平臺目前追求的是自身的規模,而不是銷售的專業性和專門性。
而除了擴大影響、擴大規模,另一方面,企業進行價格戰也是市場“洗牌”的過程。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分析師郝俊杰說,因為企業打價格戰還是要考慮成本,但一輪輪的價格戰將造成企業不得不進行低于成本的競爭,目前比較大的、現金流充足的電商還有實力支撐,但一些實力弱一點的電商,將會在“洗牌”過程中倒閉或者被兼并。
“未來兩三年間會出現差異性的競爭局面。”晁鋼令認為,因為規模紅利一旦瓜分完畢,一些無法形成規模的網絡商就會走差異化的道路,謀求自身發展;而形成規模的網絡商,為了應付專業、特色的網絡平臺的競爭,也會出現差異化的分工,如一號店可能會分為一號家電店、一號店化妝品臺等,節省消費者的查詢成本。
規模不經濟怪圈
“現在是大浪淘沙的階段”,周昭武也認為。在他看來,從同構性高、客戶忠誠度低、營銷成本高的狀態到真正分勝負的時候,內功練得好的公司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取勝。競爭到最后,將只有幾家寡頭能夠存活下來,誰堅持的越久,誰就是勝利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