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煤價小幅回升 煤價總體下跌趨勢難改
上半年,國內經濟放緩形勢明顯,煤炭市場需求下滑,煤價跌跌不休。近兩日,秦皇島煤炭掛牌價連續小幅回升,累計上漲10元/噸,各地擬限產的消息也屢見諸報端。分析人士認為,煤價下探600元/噸左右的心理底位后,存在一定反彈需求,但此輪煤價暴跌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不足,短期內有效需求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全產業鏈仍面臨去庫存壓力,煤價很難短期內再現大幅回升。
煤價見底回升的前提是市場供需重歸平衡。在需求不濟的情況下,控制供應就是唯一辦法。限產能夠一定程度上起到平衡市場供求的作用。直觀上講,如果向下游出貨遇阻,而山西的煤炭還在源源不斷地通過大秦線運到秦皇島港,那么煤炭壓港的現象就不可能得到緩解。
近期從煤炭行業協會,到各煤炭大省均密集召開會議討論限產。據前瞻網記者了解,6月內蒙古部分煤礦已經開始限產,但7月市場走勢并沒有明顯好轉,部分地區煤礦仍將限產或停產運行;也有報道稱,有地方政府已明確表示如果煤價再降,將行政干預強行限產。
不過,從根本上看,此輪煤炭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不足。上半年,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及水電出力增加導致煤炭需求明顯下滑。統計顯示,電廠日耗煤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煤炭庫存則從坑口到港口,再到下游電廠,幾乎全面鋪滿。目前煤炭貿易企業面臨最頭疼的問題是,盡管煤炭報價一再壓低,下游仍然鮮有接貨。
實際上,對電廠來說,在高庫存、低消耗的運行形勢下,去庫存是理性選擇。因此,當前煤價已經不是決定下游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煤炭需求上不去,電廠庫存下不來,下游接貨也就不會順暢。
而有效的需求回暖短期內還很難見到。盡管穩增長的政策陸續出爐,但這次政策已經不同于2008年的強力刺激政策,經濟結構調整將大力推進。從大趨勢看,能源、原材料產能過剩,而需求相對不足的現象還會持續。
不僅如此,對煤炭企業而言,限產也非長久之計。首先,限產保價需要眾多企業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才能達到效果。
單靠一兩家企業限產,往往是“限制了自己,便宜了別人”,把自己原有的市場拱手相讓。因此,有意限產的企業往往面臨“囚徒困境”,最終導致限產聯盟無法達成。
其次,即使在政府干預下,大多數企業達成聯合限產,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煤炭進口已經完全放開,眼下的煤炭過剩并不僅僅發生在中國,而是全球性煤炭過剩,一旦國內煤炭限產,價格恢復上漲,屆時進口煤將“乘虛而入”。事實上,上半年煤價大幅回落,進口煤沖擊就是背后推手之一。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上半年我國共進口煤炭1.4億噸,同比增長65.9%。
此外,煤炭企業中有大部分是國有企業,還面臨著維持生產,保障員工收入的責任,這也決定了這些企業很難做到長期限產。
由于前幾年煤炭行業盲目投資造成產能過剩,現在煤價回落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所以,下半年煤炭價格若要止跌回升,必須把需求提升,而近期煤價小幅上漲只不過說曇花一現而已,改變不了煤價長期尋底的趨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