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行業惡化趨勢加劇
自金融危機以后,國內出口需求明顯下滑,航運行業總體狀況也日趨惡化。“我的運輸船全部死掉了。”日前,浙江舟山大洋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焦急地說,“今年5月份以來就沒有生意,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船舶運輸業已經有三年多的低谷期了。”他說,從高峰時期的三條船生意忙不過來,到今年賣掉兩條,只剩一條,5月份之前還有特種裝備的運輸生意。陳曉的船一直以跑海運為主,遭遇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出口需求明顯下滑,一直謀求轉型,“我也嘗試過做海工產品,但是經營成本太高,內河航道又不通暢,現在只能偶爾做做特種裝備和化工產品的運輸”。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內地的三大造船指標全面下滑。其中造船完工量為11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2.5%。承接新船訂單量為55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8.7%。截至3月底,全國業界手持訂單量為1.42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5.3%。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為94.54點,處于微弱不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63.42點,處于較為不景氣區間。中國航運行業總體狀況惡化趨勢略微加劇。
而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內河航運處境艱難。相比于公路和鐵路每年上千億元乃至萬億元的投資規模,公開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全社會內河水運投資僅約為1000億元,這還不到全社會交通建設投資的2%。
在日前舉辦的“2012中國航海日大會暨中國南京鄭和國際文化旅游節”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指出,雖然我國已躋身世界航運大國,但在硬件和軟實力上,還有待提高,才能做大變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