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改革滯后 五大發電集團連續四年報虧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占全國一半發電量的五大發電集團,目前正面臨煤價大漲致火電嚴重虧損的不利形勢。國資委多次強調央企要做好3~5年渡難關、過寒冬的準備,不過,對五大發電集團來說,這個“冬天”似乎一眼望不到頭。
6月27日,國家電監會發布《電力監管年度報告(2011)》(下稱《報告》)顯示,五大發電集團2011年電力業務虧損151.17億元,同比負增長348.32%。除華能電力業務贏利1.92億元外,其他均為虧損。
如何走出寒冬,大唐王灘發電公司總經理白福貴感嘆道:“就是要靠國家政策,如果國家政策沒有太大傾斜的話,所做的任何努力和想的任何辦法都只是杯水車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去年,中電聯稱,2011年上半年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虧損66.5億。這也就意味著五大電企的電力業務在下半年虧損了84.67億,比上半年增虧27.32%。
中國煤電資源網運營總監趙玉偉分析認為:“目前五大發電集團并沒有透明的成本核算,到底是怎么虧的根本無法講清楚。”
實際上,從2008年開始,占全國一半發電量的五大電力集團就已出現虧損,而最為嚴重的是火電板塊的虧損。即便是2011年4月和11月國家發改委上調了全國多數省(區、市)的上網電價,但火電企業的虧損額度仍在不斷增加。
雖然大唐集團董事長劉順達表示,電價調整釋放積極信號,火電全行業連續4年虧損的狀態將不會再延續下去,火電的春天已經來臨。“春天屬于出生在春天或者熬過冬天的人。”不過,實際情況似乎沒有預計的好。
“雖然煤價近來持續跳水,但因為受經濟下行影響,用電量也在下降。我們大唐山東就沒緩過勁兒來,一直在虧,能想的辦法全想了,能做的工作全做了,能少發的工資就不發了,收入越來越少,現在真的是在清苦地過日子。”上述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人士介紹當前的經營狀況,而這種狀況從去年一直持續至今。
不過,對于目前的嚴峻形勢,發電企業認為只能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白福貴無奈地表示:“目前并沒什么好的減虧措施,用電量不是發電企業說了算,是由電網和社會需求決定的,我們總是被動地接受。更好的辦法就是靠國家政策,如果國家政策沒有太大傾斜的話,所做的任何努力和想的任何辦法都只是杯水車薪。”
“雖然去年發改委兩次提高了上網電價,但幅度并不大,對火電企業的減虧作用也很有限,所以希望能爭取到國家補貼,企業內部也會想各種辦法,比如變賣資產、搞多元化發展。”上述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人士說。
然而,爭取國家政策、國家補貼以及變賣資產等措施也是“治標不治本”。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就表示,解決電力企業困局的根本辦法就是實行電力改革,否則虧損將成為一種常態,不會改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