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鋼企報虧 最困難時期尚未到來
鋼鐵寒冬,讓大多數鋼鐵公司變得脆弱不堪,部分鋼企開始搞副業,而沒有“非鋼”業務的鋼企則虧損嚴重。截至昨天,已經公布業績快報的三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紛紛預報上半年業績為虧損,且虧損額不斷擴大。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鞍鋼股份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9.76億元。凌鋼股份上半年預計虧損2.32億元,業績同比降低188.55%。中鋼吉炭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450萬元~4650萬元。
對于業績虧損,鞍鋼股份表示,由于鋼材銷售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2%以上,使公司效益同比大幅下滑,其他公司也大多將原因歸咎于原料價格高企和鋼材售價低迷。
“現在的行業困境是每個行業在一定周期都會遇到的,也是之前快速發展后必須經歷的階段,但是現在還不是行業最困難的時候,真正的調整需要至少幾年的時間。”某業內人士說。
她認為,真正的調整是行業洗牌、優勝劣汰的開始,預計3~5年以后才能真正開始,現在企業雖然很困難,但還能撐得住。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僅為25.33億元,同比下降達94.26%。如果除去“非鋼”產業,全國鋼鐵行業煉鐵煉鋼主業絕大部分都處于虧損狀態,而“非鋼”業務大部分都不在上市公司資產中。
為了應對目前的困境,全國鋼鐵企業主要采取三種方式進行應對,分別是降本增效、提升管理和發展“非鋼”或延伸產業鏈。
例如,武鋼集團的應對之策是,以鋼鐵為主,同時大力發展“非鋼”行業,如養豬業、城市服務行業。不過其涉足養豬業引發的爭議也最大。
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則表示,鞍鋼更注重“多角化”發展,即圍繞鋼鐵主業,伸出一條條觸角。如圍繞鋼鐵生產的上下游鏈條發展新產業,一來降低原材料成本,二來提高產品附加值。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