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令突襲 汽車業再遭重壓
近日,廣州突然宣布對汽車實施限購政策,令各大汽車廠商猝不及防,引發紛紛議論。“沒轍,只能等待具體辦法出臺后再看,但可以肯定的是銷量受損嚴重。”針對廣州市每年限購12萬輛汽車的政策,廣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在7月2日全天開會只能得出這樣的結果。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不僅只有廣汽乘用車,廣汽豐田、東風日產等華南市場份額較重的企業,甚至是近兩年在該市場取得明顯進展的大眾品牌均表達了類似的意思。
多數車企在擴張
由于廣州市限購政策是6月30日晚9點頒布的,不僅對消費者,對企業更是突然襲擊,然而在此之前車企的產能擴張卻在進一步提速。
東風日產在大連一期投資50億,興建產能15萬輛整車的北方基地,而最終將達30萬產能還需更多投資;東風悅達起亞在鹽鹽第三工廠也在近日奠基,一期工程產能20萬輛,2015年則要達30萬輛;此外還有北京現代第三工廠及東風本田第二工廠也將在7月投入使用,北汽集團廣州增城改造項目等等。
這些投資的目的無疑是要破解自身產能瓶頸,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尤其是增強自身弱勢地區的市場份額。如東風日產在大連設基地,該公司總經理松元史明表示,基地建成后,希望東北地區的市場份額至少達到兩位數;而上海通用在武漢建廠和去年一汽大眾在廣東佛山建廠也報有同樣的目的。
然而在企業大規模布局產能之后,廣州市卻出臺了限購政策。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多數企業的產能布局并不在廣東,甚至是華南地區,但廣州限購的示范效應會比北京、上海更加明顯,具有擴張至全國主要城市的危險,屆時哪個企業也無法獨善其身。
這種擔心或許正在成為事實,近日有消息稱,汽車保有量即將面臨突破200萬大關的河南鄭州也正在醞釀汽車限購措施。而如廣州、鄭州這樣的城市在全國還有很多。
而且在這些主要城市損失的銷量還無法從附近更低級別的市場上挽回。廣汽乘用車公司公關科長劉浩源表示,如廣州附近的佛山、順德、東莞等地的市場也已趨近飽和,無法承受再多的銷量。
限購不能改變產能過剩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全國各主要城市均逐漸采取總量限購的話,無論具體辦法是什么,汽車都將面對產能過剩的現實。
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汽車閑置產能高達600萬輛,已相當于德國汽車市場兩倍的規模,預計到 2016年,閑置產能還將上升至900萬輛。
報告還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和汽車制造商對未來產能規劃過于激進,也直接對產能建設造成壓力。按照車企的最新規劃,到2015年,銷售排前十的企業總共將擁有近3500萬輛的產能,加上第二梯隊車企的規劃,中國汽車總產能將超過4000萬輛,兩倍多于2011年的總銷售量。
這個數字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的“到2015年,汽車銷量規模將達到2500萬輛”有著較大的出入同,這或午意味著未來汽車業肯定將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
不過可以看出,近期的產能擴張均是大集團和一線合資車企的全國布局。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現在上述企業再不擴產投資,在下一步的市場博弈中就將處于劣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