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并購潮 外資加速與中國爭奪市場
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發達國家開始重新投資機械制造行業,中國傳統制造業遭遇強勁對手。不過,最新的數據似乎表明,這些國家重拾制造的方式并不是將制造環節收縮至國內,而是采取了以攻為守海外并購的方式。
這一點,在中國已經表現得相當明顯。中國傳統制造行業遭逢強勁對手。
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低迷,中國市場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下,并購案例數量和交易金額雙雙回落。發生在中國市場的并購,無論是國內并購或是外資并購,均呈現回落態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資本對中國的傳統制造行業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興趣。從行業分布來看,中國的傳統行業受外國公司青睞,機械制造一枝獨秀,共完成8起并購交易,涉及金額10.31億美元,占外資并購交易總額的61.6%。
在中國市場,去年同期機械制造方面的外資并購有兩起,今年上半年外資并購則有8起。
由兩起到8起,外資并購的同比增速之高集中反映出其興趣點的重新聚集。
影響仍在延續的金融危機給全世界上了一堂令人難忘的課,這堂課尤其令不少長期倚重金融發展的發達國家印象深刻。因此,金融危機之后,它們在第一時間就重拾了對制造環節的關注。
在專家看來,外資在并購市場表現出的對傳統制造業的特別關注,恰恰是這些國家希望能夠重新夯實制造的反映之一。
“在沒有穩固的實業作為支撐的情況下,繁榮的金融市場只是空中樓閣。”業內人士指出,外資收購是西方國家發展制造業的一種表現,可視為其看中制造業和中國市場的未來,以及擴大版圖、豐富產業結構的一種表現。
“大家都已經認識到實體經濟才是發展的根本,實體經濟的興衰,直接關系著經濟、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北京大學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項凱標指出,西方各國準備要重新發展實體經濟,回歸經濟發展的本體,這種發展方式也是符合市場經濟的周期性調整規律的。
不過,業內人士特別指出,與其將外資喜好的新改變解讀為“重拾制造”,將其解讀為更具攻擊力的“制造擴張”更貼切。
“目前西方國家國內失業率過高,將增加就業的希望寄托在振興制造業上,重拾說法應運而生。但是,面對高額的人工成本、廠房成本等,個人認為,讓資本家重拾制造環節是難上加難的。所以重拾這種說法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基本不可能。從全球角度講,從制造業的需求長遠來講是會呈增長趨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實力雄厚的國外公司在海外擴張是發展的趨勢。”業內人士指出。
與此同時,一向以制造見長的中國企業也并未放松對這個領域的關注。看來,中國企業正在遭逢強勁對手。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去年同期機械制造方面的并購交易共35起。其中,國內并購29起,海外并購4起,外資并購2起。今年上半年并購交易共50起,同比增長約42.9%。其中,國內并購31起,海外并購11起,外資并購8起。
業內人士表示,“不難看出這個領域在中國并購市場越發活躍。未來幾年,產業將優化和調整、機械制造行業的并購預計還會增加。”
“中國的著眼點正在逐漸向高新產業發展,但是并不代表中國從傳統行業移開。中國傳統行業的歷史悠久,但是核心技術的占有和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所以產業升級是必然的,是海外并購給企業產業升級的一種新思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