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西遷是否能夠困境突圍
國內鋼貿寒冬讓各大鋼貿商拼命尋求生存下來的辦法,試圖困境突圍。一個容易被外界忽略的細節是,即使在長三角地區,各地鋼貿商的生存狀況已現差異,而出了長三角,事實上,周寧鋼貿商已經開始向中西部進發。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上海,鋼貿商仍保持“觀望”和“堅持求存”的態度;在銀行收貸的“重災區”江蘇,鋼貿商秉持“生存就是一切”的求生精神;在浙江,一場悄無聲息的鋼貿價格戰正在打響;最值得關注的是,不少鋼貿商已經邁開了向中西部轉移的步伐。
就行業本身而言,鋼貿商眼下最大的困境是鋼價下跌,貿易差價縮水。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兩年前,一噸鋼材貿易差價為300~500元,如今只剩30~50元。根據現貨市場報價,一噸螺紋鋼價格已跌至4400元,坊間由此流傳開“一斤鋼材不如一棵白菜貴”。
在差價萎縮之下,調查顯示,上海的一些鋼貿商選擇“自我減少上游訂單”。上海某周姓鋼貿商表示,去年做現貨已經沒錢賺,因此今年在鋼廠那邊減少進貨,“虧本生意肯定不做”。但他并不打算轉行:“和上游關系還是要維持好,一旦情況好轉,我肯定大舉殺入,中國城市化進程還有20年,這個行業還可以做。”
一樣面對差價縮水,浙江的周寧鋼貿商卻看到了生機。調查稱,浙商與閩商在浙江一地鋼貿市場存在競爭,閩商正在以低利潤形式維持貿易。當地某年銷量上十億的一名鋼貿商稱,一噸貨的利潤低于50元,就能擠出行業內一些競爭者。
在長三角鋼貿的量價齊跌的大格局下,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已有一批鋼貿商開始赴中西部調研,越來越多的鋼貿商有西遷的盤算,聯合交易所亦在重慶、廣西設立。吸引鋼貿商的是中西部建設的用鋼需求,當地銀行的相對較寬的信貸支持以及價格比較優勢。
數據顯示,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海高線價格約4050元/噸,二級公稱直徑12mm的螺紋鋼4350元;但在新疆,高線報價高于4300元,同種類螺紋鋼高于4500元。
不過,業內某鋼鐵網分析師卻潑了冷水。他表示,東西鋼材價格本身就存在差異,鋼貿商西遷,首先就會面臨一個運輸和開拓成本的問題,再則,西部地區目前的鋼材緊張形勢已有所緩解,一窩蜂過去必將造成產能過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