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投資海洋漁業將面臨什么風險
是否會加速海洋環境惡化?
除了漁業本身特點會對涉海金融業造成風險以外,金融業的杠桿效應,也被認為或將加大過度捕撈和資源掠奪,對本已脆弱的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造成新的破壞。
民生銀行在青島的動作甫一公布,即引起許多公眾關注。
“近海不是捕不到魚了嗎?金融業涉足海洋漁業是為了保護中國的海洋安全?”“海洋被企業污染了,銀行有權終止企業的貸款嗎?”“一家銀行不貸款給污染企業,其他的銀行會主動搶奪業務嗎?”網上質疑紛紛。
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孔杰表示,粗放的經營方式以及涉水工程大量擠占漁業水域和灘涂資源,會破壞水生生物棲息地。
捕撈強度過大以及工業污染和生活排污,已經嚴重損害了漁業水域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
據國家海洋局6月25日發布的《2011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介紹,2011年,我國近岸海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包括陸源排污壓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嚴重、赤潮災害多發、局部區域海水入侵、土壤鹽鹽化、海岸侵蝕等災害嚴重,以及海洋溢油等突發性事件的環境風險加劇等。
“我國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兩大問題的制約:海洋資源過度開發和海洋污染日益嚴重。”中國海洋大學金融系主任殷克東認為。
目前,我國海洋產業發展區域主要集中于近海和淺海,包括海洋水產資源利用、淺海和極淺海油氣資源利用、海水制鹽、海洋旅游資源利用和海洋港口資源利用等,總體上處于粗放型發展階段。
殷克東表示,需要綜合考慮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海洋經濟發展與海洋環境保護同步進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