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寒冬 國內鋼企抱團爭奪鐵礦石定價權
應對之策:
消費市場要學會抱團
林先生一直在反思中國鋼廠這幾年屢屢在進口鐵礦石上失敗的原因。
“首先是不抱團,其次是過去忽視了對上游的開發,過于注重發展主業。”林先生說。
中國占據了全球海運的鐵礦石60%的消費市場,“如果聯合起來,甚至聯合國外的鋼廠,在談判桌上會更有力度,從目前看,國外鋼廠情況也很糟,是聯合的好時機。”林先生說。
隨著歐洲地區遭遇主權債務危機和經濟衰退,鋼材市場萎縮,安賽樂米塔爾等鋼鐵巨頭紛紛縮減產量。其他國家鋼鐵行業同樣愁云蔽日,日本新日鐵近期發表公告,2011至2012財年,盈利降幅達37%;日本第二大鋼企JFE鋼鐵公司日前宣布,因原料價格上漲,其2011—2012財年出現巨額虧損;韓國浦項鋼鐵日前稱,由于較高的原料成本和較低的鋼材價格,企業營業利潤4220億韓元,環比降39%。
破除壟斷的另一個辦法是加大國內礦石的供給量。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秘書長楊家聲表示,到2015年,國內要新建1000萬噸級以上鐵礦8座、500萬噸級以上鐵礦15座、200萬噸級以上鐵礦20座,全國鐵礦石原礦產量要達到15億噸,保證40%的鐵礦供應實現自給。
上述湖北一家鋼廠中層認為,如果國內鐵礦石產能上來,勢必會壓制三大礦山的價格。
提早動手:
提升整體競爭力才有話語權
不僅僅是在鐵礦石領域,在其他中國不占優勢的資源領域,都需要警惕第二個“鐵礦石”情況出現。
必和必拓高層曾表示,過去幾年,很多注意力都放在了鐵礦石上,因為其供應偏緊,價格也很高。但對于必和必拓來說,早在10年或者12年以前就已經表示,我們不希望只提供一種商品,我們希望提供多種商品。特別是在過去5年,我們不只是在鐵礦石領域,還在天然氣、石油、鉀肥等領域做了大量投資,天然氣和鉀肥等產品為公司所看好。
“天然氣、焦煤、鉀肥都需要我們提早動手投資。早動手就意味著有儲備,不用過分擔心價格變動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曾說。
中信新際期貨公司董事長趙磊曾表示,大宗商品國際化時代正在到來,但目前中國在大宗商品定價話語權上還十分不夠,應爭奪大宗商品期貨價話語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曾公開表示,市場經濟地位只是一個話題,對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總體影響并不大。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才能真正支撐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此外,長期以來,國際標準制定、修訂的主動權一直被發達國家把持,對后發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形成了嚴重制約。
有專家表示,對于國際技術標準,政府應更新觀念,要在國際標準體系的建設中爭取主動,爭取更多地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使國際標準更多地反映中國的技術要求。同時,政府應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推動建設相關交易市場,以在市場定價機制上掌握主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