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售銷量仍然低迷 車市復蘇言之尚早
前五個月,我國汽車產業產銷量都出現增長,但由于宏觀經濟放緩,汽車零售銷量卻相對低迷。這種狀況在6月份繼續延續。在供大于求的狀況下,業內人士預計,乘用車制造商的中期業績將繼續分化,而品牌力和創新力是低迷市場中廠商競爭的關鍵因素。
零售相對低迷
從產銷數據上看,汽車市場產量和批發銷量回暖明顯,但同時零售銷量的增幅卻相對低迷,造成經銷商庫存普遍高企,這種狀況在6月份將繼續延續。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車市復蘇尚未真正開始。
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乘用車產量和批發銷量分別同比增長12.7%和12.6%。5月份產量和批發銷量分別同比增長21.5%和21.8%。業內人士認為,為了良好的中期業績數據,整車生產商一般會進行“沖刺”,因此6月汽車市場產量和批發銷量仍將延續增長趨勢,但環比5月可能下滑。
但實際上,今年車市的零售端相對于較為低迷,呈現出車市供需結構出現失衡。以零售銷量最好的4、5月數據為例,4月份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1.51萬輛,同比增幅僅為6.1%,不到批發銷量同比增幅的一半;5月份零售銷量為11.76萬輛,同比增幅為16.6%,低于批發銷量增幅5.2個百分點。
同樣,終端銷售相對低迷的狀況在6月份繼續延續。乘聯會預計,6月上旬的零售相對5月上旬大幅下降21%以上,6月中旬的零售相對平穩;總體看來,6月上中旬零售量與5月相比下滑近18%。
對于零售相對低迷的原因,乘聯會認為首先是經濟環境仍然沒有好轉,而油價下降刺激消費信心的效果也不明顯;同時,當前廠家促銷與經銷商庫存壓力帶來的自救式促銷交織,消費者感覺市場價格不穩定,且對刺激政策的期待明顯。
同時,國際油價連續下跌,也難以刺激汽車市場零售復蘇。乘聯會表示,國際油價連續下跌并不全是車市利好,經濟的寒意會傳導至購車這樣的大宗消費。目前,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并未激發,而有車族用車心態放松,用車頻次提升,道路擁堵程度也在回升。
整車廠商業績分化
在銷售狀況整體仍然低迷的狀況下,上市車企的銷售和業績狀況將繼續分化。其中,合資品牌強勢或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車企業績穩步增長,其他廠商受零售低迷狀況的影響,面臨嚴峻形勢。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均保持穩定增長。上汽自主乘用車方面,盡管上汽通用五菱5月銷量同比增幅達到35.4%,遠遠超過微車市場整體情況,但上汽自主乘用車前5月銷量累計同比僅增長6.6%至7.27萬輛。業內分析認為,目前看來上汽自主乘用車要完成全年20萬輛的銷量目標壓力仍很大;但預計集團整體全年銷量仍將同比增長8%-10%。
長安汽車方面,今年1-5月公司總銷量為72.3萬輛,同比下滑9.1%;其中本部微車合計銷量26.6萬臺,同比下滑16.3%。中銀國際研究認為,長安汽車年初制定的190萬臺銷量目標目前看略顯激進,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微車市場需求的回暖以及自主品牌幾款新車陸續上市后的銷量表現。
而長城汽車作為自主創新的代表,業績增長或超預期。據悉,長城汽車87%以上的經銷網點分布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與公司中低端的產品定位相符。目前,公司的轎車業務明顯受益于節能車補貼政策;產能擴張和新車型推出步伐匹配,且新產品銷售情況良好。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家對汽車產業的相關政策如節能補貼、以舊換新等政策的落實,公司的業績或出現明顯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