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鋁企業產能過剩虧損加劇 行業亟待整合提升
今年,中國的電解鋁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電解鋁行業整體不景氣,而電價畸高又加劇了電廠的虧損壓力。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河南省政府部門已批準鋁冶煉企業暫緩向發電企業支付一定額度的電費。
昨日(6月27日),河南省發改委一位人士承認,政府部門的確在煉鋁企業電價上采取了一些調整措施,但拒絕透露更多信息。不過,河南多位電解鋁龍頭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表示,尚未收到相關信息。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目前電解鋁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相對較高的電價已成為河南電解鋁企業的沉重負擔,而對于號稱國內電解鋁第一大省的河南來說,為保障地方GDP增長,采取電價優惠措施“救市”的可能性很大,不過由于行業整體處于供大于求狀態,鋁價下跌會導致此舉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鋁企“充電”為解困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由河南省政府部門批準的煉鋁企業電價調整措施并非直接的電費減免,而是給予煉鋁企業每千瓦時電費0.08元的基礎緩繳額,之后可根據用電情況每千瓦時再增加0.02元的緩繳額,該舉措旨在防止鋁冶煉企業大規模關停。
昨日,河南省發改委一位人士承認,煉鋁企業在電價方面的確發生了一些變動,不過將其直接稱之為“優惠電價”并不恰當,但他拒絕透露更為詳細的信息。
雖然尚未有權威消息發布,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河南地區出臺電解鋁企業“優惠電價”的可能性非常大。
“河南的電價在此次調整前為0.58元至0.59元,與西北地區相比要高出不少,與華東地區電價相當,電力成本占整個電解鋁企業成本近50%。”業內人士說,由于河南地區企業集中度高得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對電價的壓力也更為敏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經過2011年電價上調后,目前國內電解鋁企業平均虧損600元/噸,由于河南地區電解鋁企業自備發電機組不足,自備電比例不足企業電力需求的40%,部分成本高的電解鋁企業虧損已經超過1000元/噸,已經有不少煉鋁企業不堪虧損減產、停產。他認為,地方政府為了當地經濟增長需要,已經相繼出臺對電解鋁企業的電力補貼以降低鋁廠生產成本,今年4、5月份,一些西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已經相繼對煉鋁企業實行了電價補貼。“因此河南出臺電解鋁 ‘優惠電價’的可能性非常大。”
鋁價狂跌難“救市”
雖然政府已經伸手,想要拯救產能過剩的鋁業市場卻并非易事。
“目前,中國的電解鋁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河南電解鋁產量占全國近1/4,連續10年位居全國第一。電價調整消息傳出后,加劇了市場對鋁業產能過剩的預期。”業內人士表示。從26日開始,鋁價已經開始大幅下跌,當日,滬鋁主力1210合約收盤報15065元,較前一日下跌450元,跌幅達2.9%。昨日,又最低跌至14925元,最終收盤于15060元,較前一交易日結算價下跌110元,再次下跌0.73%。
“按照目前市場所傳消息,電價調整后,河南煉鋁企業每噸的成本大概降低1100元左右,但是近期鋁的價格也降了近千元,所以電價降低對企業的盈利的影響微乎其微。”業內人士說。
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中國煉鋁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產業鏈條不完善,企業兼并重組力度不夠,“煤—電—電解鋁—鋁加工”和“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的產業鏈條未能建立;節能減排技術不高,亟需開發低溫低壓鋁電解生產、惰性金屬陽極和導電陶瓷陰極等相關技術,以不斷降低企業電耗。這些實質問題,才是制約煉鋁企業經營狀況的問題,僅靠調低電價并不難能從根本上改變行業現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