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黃金十年結束 各煤企降薪求生
降薪求生
煤價驟降、庫存陡增的同時,降薪大潮已經席卷部分煤炭大省。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我國第二大煤炭企業中煤集團今年4月和5月接連降薪10%,我國最大焦煤生產企業山西焦煤集團下屬煤礦亦紛紛降薪。
這一波降薪潮也向河南襲來。河南多位煤炭企業內部人士表示,在當前形勢下,“煤企下一步就是拼成本”。
張進介紹稱,“已經聽說永煤集團和義馬集團打算降薪20%,只是我們還在扛著,不過也是早晚的事兒。”
另外,前瞻網記者了解到,這兩家企業也已經有降薪的計劃。“我們馬上也要降薪了,雖然具體政策還沒下來,但可能下個月就開始了。對高收入的領導層來說,降薪恐怕不止10%和20%。”河南煤化集團銷售總公司工作人員王明達(化名)表示。
鄭煤集團公司于5月29日召開總經理辦公會議,總經理張明劍在會上強調“煤炭市場寒冬已來臨,每個鄭煤人都要認清形勢,勒緊腰帶,轉變觀念,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要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內部挖潛活動,堅持省出來的就是賺的理念”。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1年,河南省煤炭企業完成煤炭產量2.32億噸,同比增長9%。其中,國有重點煤礦1.95億噸,占總產量的84.03%;地方煤礦3706萬噸,占15.97%。全省完成煤炭銷售2.55億噸,同比增長13.3%。其中,國有重點煤礦1.98億噸,占總銷量的77.60%;地方煤礦5710萬噸,占22.40%。
同時,河南也是全國最早開展煤炭資源整合的省份之一。截至今年4月份,河南煤炭企業數量由兼并重組前的530家,減少到了30家,礦井數量由原來的797處下降到了574處。
然而,對不斷下跌的煤炭價格,煤炭企業表示壓力非常大。除降薪減成本之外,限產保價也成為煤炭企業應對當前困境的另一種方式。
義馬煤業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現在河南大部分煤炭生產企業都在限產和壓產。“生產那么多煤賣不出去,只能限產,今年煤炭企業的盈利會受到很大影響。”
“再加上煤炭資源整合、抓煤礦安全等原因,預計今年河南省的煤炭產、銷量會降低20%。”常駐河南的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市場觀察員李朝林說。
渴望重生
河南省煤炭運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局長助理王榮海表示,煤炭“黃金十年”今年就結束了,下一個周期已經開始,而且來得很猛。
“煤炭多年來一直都是3到5年一個周期,時好時壞地延續。自2000年以來,煤價一直在上行,但目前來看煤價下行很快。從年初到現在,河南煤炭企業的利潤已經下降30%~40%,市場回升現在還看不到頭。”王榮海感嘆。
不過,也有煤炭企業人士不贊成“黃金十年”終結的說法。鄭煤集團某部門研究人員曹振明表示,中國能源仍然以煤炭為主,等石油價格上去之后,煤價也會上去。
而隨著煤價不斷下降,煤炭的下游客戶也更難“伺候”了。王明達對此介紹,“我們的客戶主要是冶金企業,和往年相比差距很大。一方面是不接煤,另一方面就是出現了很多不好的現象。”不過,對于何種“不好”,王明達卻不愿多說。
對于上述現象,李朝林稱之為“蘿卜慢了‘煤當泥’賣”。他介紹說,前幾年在煤炭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煤炭質量把關有所放松,甚至出現了假冒偽劣、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的現象,“蘿卜快了不洗泥”的情況在很多地區不同程度地發生。
此外,隨著煤價不斷下滑,煤炭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頻頻發生。王明達稱,目前企業的困難并非在于用戶,而是外省煤炭企業的競爭。“我了解到的情況是企業首先要保住生產,行業自律就先放到一邊,導致市場無序競爭,價壓得厲害,對我們沖擊太大。”
也有煤炭企業期望能在不降價的情況下熬過“冬天”。一位接近山西晉煤集團的人士透露,近期部分煤企就相互聯系,表示最好堅持不降價,希望在夏季用電高峰時,情況有所好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