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如何熬過寒冬?
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一去不返了,全行業正面臨嚴重的危機。在全國最大的煤炭港口——秦皇島港碼頭,已經容納不下更多的煤炭了。
由于下游需求低迷,秦皇島港的煤炭已是堆積如山。截至6月24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高達908萬噸,雖然環比上周有些許下降,但仍居高位。相應地,煤價沒有止跌的跡象,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6月25日,秦皇島5500大卡的山西優混煤價已從去年850元/噸高位跌至目前的720元/噸,下降了15%。
“煤炭市場好的時候,最高峰時,港口有100多條船等著裝煤,但是現在只有幾條船在裝貨,沒人要貨了。”當地煤炭貿易商說。
“現在基本沒什么生意。”在秦皇島煤炭貿易商劉劍鋒(化名)的記憶中,在迎夏之際煤炭生意異常慘淡是多年來沒有過的。
由一船賺上百萬到賺幾萬
這原本是做煤炭生意最好的季節。
“每年這個時候,煤炭價格都是看漲的。以前,我們每個月都可以走20萬~30萬噸貨,現在有3萬~5萬噸就不錯了,而且實際成交價格都比港口參考價要低20~30元。”劉劍鋒的辦公室很小,位于臨近秦皇島開發區的一處住宅樓里。雖然公司規模不大,但有的員工在煤炭貿易行業摸爬滾打20多年,最少也有五六年的從業經歷。
在秦皇島,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匯聚于此,操著不同的口音,談著煤炭生意。有人與煤炭企業有很硬的關系,也有人在電廠、水泥廠等方面有深厚的資源。
“去一個比較好的餐館,經常就可以聽到鄰桌的人在談煤炭生意。在秦皇島,經常會聽到許多看上去不起眼的人,拿著電話跟對方說,我的什么親戚在北京什么部門,總之秦皇島煤炭行業‘水很深’。”這家貿易公司一位老員工很淡定地說。
如果上下游資源都有,對于貿易商而言,這是一個很容易賺錢的行當。“不經過中間環節的煤炭比較少,除非是大型電力企業和大型煤炭企業之間簽訂的計劃煤合同,許多市場煤都要經過貿易商環節。”劉劍鋒說。
除了2008年,過去幾年,由于煤炭長期供不應求,價格一再攀升。
過去10年,被稱為煤炭行業的黃金10年,也是煤炭貿易商的黃金10年。煤炭價格每噸從100多元漲到現在的700~800元,消費量也從14億噸漲到接近36億噸。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國家將煤炭分為計劃煤和市場煤。以目前的市場煤與計劃煤為例,去年年底將計劃煤價格定為530多元/噸,市場煤價格今年雖然下跌,但依然高達700多元/噸。
計劃煤與市場煤的巨大價差,為貿易商的生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秦皇島裝一船煤,5萬噸的船,可以凈賺三四十萬元。秦皇島這邊還好一些,如果在天津港,那邊貿易商加價很厲害,同樣一船貨,可以賺二三百萬元。”上述貿易公司老員工說。
不過現在,貿易商的黃金時代暫時結束了。“現在只要有錢賺就走貨,哪怕一噸賺一塊錢也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