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漲 國內天然氣價格或上漲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需求不斷增長,大力發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已經成為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但發展過程中也面臨這成本上漲,對外依存度高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新氣田的發現,技術的發展,我國天然氣產量逐年增加,但卻仍趕不上國內需求增長的速度。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生產天然氣同比增長7.3%,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5.9%,進口天然氣163億立方米,增長42.8%。
由于天然氣燃燒后無廢渣、廢水產生,相較煤炭、石油等能源有使用安全、熱值高、潔凈等優勢。所以近年來,國內天然氣需求一直保持大幅上漲的勢頭。
為了滿足國內天然氣需求,近年來,我國進一步開拓其他氣源引進渠道,并加快了儲備庫、LNG接收站建設,進入天然氣管網建設高峰。管網的建設為我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帶來了保障,但對外依存度上升、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價格上漲問題也隨之而來。
氣源多元化保障天然氣供應
我國進口天然氣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管道,二是LNG海上運輸。目前,我國已經完成的國外天然氣輸入管線主要是中亞天然氣管道。中緬天然氣管道正在建設中,與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則因在價格、氣源等問題難以取得一致而遲遲沒有結果。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自2009年12月正式向“西氣東輸”二線輸氣以來,截至2011年12月31日,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中亞國家天然氣已累計達196.83億立方米。
隨著2011年西氣東輸二線干線全面建成貫通,西二線由此把我國已建和在建20條管道連接起來,在全國形成了一張近4萬公里的天然氣管網,將基本覆蓋我國27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目前,西氣東輸一線二線運行穩健,其中三線有望年底開始建設。
根據“十二五”規劃,中國將“建設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緬油氣管道境內段、中亞天然氣管道二期,以及西氣東輸三線、四線工程;輸油氣管道總長度達到15萬公里左右”。
進口氣的另一重要補充就是海上LNG進口。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建設LNG接收站的起步晚但發展迅速。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2011年底,中國已經投產了深圳、福建、上海、江蘇、大連等5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合計達1580萬噸/年;廣東揭陽、珠海高欄島、浙江寧波北侖港、河北秦皇島、海南洋浦等接收站正處于建設階段。到2014年全部建成后,中國LNG接收能力將達3380萬噸/年。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天然氣在民用燃氣中將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液化天然氣進口資源越來越充裕,管道建設加快,未來用氣緊張的局面或有所緩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