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樓市端午回暖 分析稱或是假象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端午期間,京滬等地多樓盤項目人氣旺盛,似有回暖跡象,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降息信號被市場過度解讀,目前的搶購氣氛或許是部分開發商急于制造的一種假象,樓市仍在底部。
近期樓市頻頻呈現熱現象
位于上海普陀區的某樓盤,早在2005年開盤,目前仍有210套房源可售。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到,該樓盤在售217平方米大戶型房源,均價50000元/平方米。而松江某樓盤大部分房源于2008年之前推出,目前還有47套可售,全是大戶型。
在某樓盤看房的一位購房者表示,自己已經被“搶房潮”傳聞搞得有點迷糊,但房價確實未見明顯松動。另一位購房者認為,房價下跌空間有限,最近處于政策利好時期,出手時機已到。
走訪上海多個樓盤,未見“搶購潮”。業內人士認為,上海限購并未放松,執行力度從嚴,盡管新盤與二手房成交均價和成交量都有所上升,但上漲幅度并不大,“搶購潮”目前難以在上海樓市顯現。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6月24日17時,今年端午節期間,上海成交714套住宅,而去年端午節三天共成交956套,遠未達到去年水平。但端午期間成交714套,高于今年五一期間成交453套的數據。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前兩天(22日-23日)北京新建住宅簽約876套,二手房住宅簽約279套,合計簽約1155套,這一數字比今年五一小長假的前兩天簽約量上漲55.9%,而同比去年端午假期的前兩天成交量增加289%。節日期間北京地區看房人流量明顯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端午節期間北京地區二手房看房客戶明顯增加,比五一期間增加超過兩成,購房者購房意愿明顯提高,但對房價依然比較敏感。
據媒體報道,近期廣州、深圳的成交較多的樓盤均為總價低、單價低的郊區樓盤,廣州以中小面積的剛需產品為主的樓盤成為市場主力軍;而深圳則是個別降價幅度較大的樓盤吸引眼球。
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形勢看,開發商大幅提價的聲音尚不強烈。只要現行調控政策不再進一步收緊,樓市成交就可能繼續小幅回暖。
據統計,6月23日-24日上海只有1個純新盤項目入市,該樓盤位于郊區青浦;廣州端午節樓市也只有4個新盤推出,郊區番禺區占3席。
此外,網上房地產的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可售面積已達1013.18萬平方米,為2007年以來高點。按照5月成交80萬平方米的數據來推算,這些庫存全部消化完要12個半月。
開發商營造熱銷氛圍
節日期間,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開發商的促銷力度有限,采用各種方式營造熱銷氛圍。浦東某樓盤6月17日開盤,端午節期間,開發商聯合某網站開通看房班車。但詢問大概有多少房源,銷售人員稱可售房源不多,暗示盡早下定金。據查詢發現,該樓盤累計推出多達270套房源,目前可售160套。該開發商的看房班車不只看一個樓盤,一個看房線路一般為4到6個樓盤,每個樓盤都統計同一個看房班車人數,并集體合影,造成人氣很旺的景象。
還有一些看房團采取低價樓盤路線,賺取大量人氣,甚至中途光顧上海周邊區域,推出單價在萬元以下的樓盤。“銷售人員打電話說樓盤價格很低,我一早參加看房團,原來是位于江蘇太倉市的樓盤。”一位看房團成員說。
針對近期多地出現“日光盤”項目及樓市漲價的傳聞,業內人士表示有炒作嫌疑。近幾個月,全國樓市成交出現一定放量,但多是開發商“以價換量”的結果,目前市場成交較2009年和2010年樓市火爆時期仍有較大差距,市場全面反彈難度較大。
業內人士稱,個別地區出現的“千人搶購潮”不排除其中有開發商炒作的成分。從真實市場情況看,除非項目性價比極高,否則很難出現真正的“搶購潮”。
對于有報道稱南京市出現“萬人搶購潮”,業內人士表示,該樓盤確實賣得不錯,但只是有近萬人到訪而已,不是每個訪客都會購買。該項目并不位于南京市,而是位于南京相鄰的句容市,因此其“搶購熱潮”也不是發生在南京市。對于該樓盤出現熱銷的原因,市場人士分析,一方面開發商營銷計劃做得好,蓄客時間長,摸準推盤節奏;另一方面是句容不限購,緊鄰南京,吸引了很多南京購房者去投資。
業內人士認為,降息信號被市場過度解讀、首套房信貸支持力度加大、多個城市樓市政策微調等因素令部分購房者認為市場有望走出低谷,擔心再次踏空,看房意愿及購買意愿都有明顯增加。
業內人士認為,價隨量漲是當前人們普遍擔心的問題,也是一些購房者急于出手的原因。雖然目前尚無房價大幅反彈跡象,但個別樓盤或已按捺不住漲價沖動,悄然調價。
6月成交或繼續回暖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樓市成交持續回暖,購房者對政策和市場走勢存在憂慮,一些剛需人群甚至出現買漲心理,害怕再度踏空。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開發商開始不斷營造開盤熱銷的氣氛。這對普通購房者來說,容易形成跟風入市或看漲買房的心態。開發商有可能借勢提價,利用購房者的心理促成量價齊升。
上海樓市5月以來成交迎來放量,樓市回暖跡象漸現。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上海樓市成交量將繼續回暖,房價降幅逐步收窄,直至下跌動力消失。
“每年6-8月是樓市傳統的淡季,但今年有可能不同于往年,走出‘淡季不淡’的行情。”業內人士認為,所謂“淡季不淡”,一方面是指不會延續往年淡季的狀況,另一方面也不會出現成交量暴漲的趨勢。
“在調控房價的效果漸趨明顯及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展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除非四季度之前,房價明顯上漲,但這種可能性很小。”業內人士判斷,今年樓市是一個探底、筑底、復蘇的過程。
“由于樓市政策繼續收緊的預期減弱,今年‘金九銀十’的亮點仍可能表現在成交量上。”該人士表示,政策層面正處于“刺激剛需”時間窗口,剛需人群的購房意愿應該會在6-8月繼續釋放。6月樓市成交量有可能繼續維持5月的水平,預計6月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成交量或繼續維持回升趨勢。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樓市回暖只是假象,如果開發商降價力度不夠,很快將再陷低谷,未來一段時間,剛性需求對市場走勢影響最大,下半年樓市還存在較大變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