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寄生出口退稅 行業發展憂患重重
出口退稅是我國促進出口的重要政策之一,部分外貿行業長期依賴出口退稅,缺乏真正的市場競爭力,稅率一旦調整,就面臨生存危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經濟增長放緩、外貿“保十”攻堅戰之際,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提升口岸通關和出口退稅服務水平、積極運用好出口退稅優惠政策保持企業出口競爭力等,已成為當下各地政府保增長的重要措施之一。
與此相關的是,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5月份出口退稅972億元,同比多退295億元,增長43.5%。這表明,國家對出口企業的支持力度正在持續加大。
一些行業也趁熱打鐵,例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文化部文化產業司有關人士都在近期公開呼吁,希望提高紡織行業和文化產業的出口退稅率。
而從今年7月1日起,重新調整的出口退稅政策將為企業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這些新規包括擴大生產企業收購貨物出口退稅范圍、部分出口貨物由征稅調整為免稅、退稅申報期限由90天調整為最長470天、增加出口貨物免稅管理的內容、取消小型企業和新發生出口業務企業12個月審核期規定等。
然而,在促進出口穩定增長的基調背后,出口退稅是“中國補貼全球”的詬病始終沒有停歇,并且歷史經驗表明,綜合退稅率處于較高水平的時候容易出現騙取出口退稅的行為。
不可忽視的威力
對于某些行業或企業來說,出口退稅對其的影響就是“成也蕭何敗蕭何”。
“影響太大了,整個產業鏈都被撼動了。”6月19日下午,三友(隨州)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國如說,“我們已經停產觀望,700多名員工也裁掉了300多個。”
黃國如所在的三友食品號稱食用菌行業全國規模第一,已連續四年位居全國食用菌出口第一名,去年銷售額為1.3億美元。
給三友食品帶來變故的在于,從今年3月1日起,國家取消食用菌出口退稅。
“原來的出口退稅率是15%,一下子全取消了,也沒一個過渡期,企業怎么活下去?”黃國如表示。
據其介紹,食用菌出口退稅取消后,按照三友食品目前庫存,今年將減少收入約5000萬元,平均每噸損失約1萬元。
“現在企業的資金鏈要斷了,原先以出口退稅抵押的2億元貸款,隨著出口退稅取消,這種融資方式中斷了,銀行天天在催還貸。”黃國如稱,“已經有一些小型食用菌企業垮掉了。”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食用菌是湖北省農產品出口創匯的主導產品,2011年創匯接近6.9億美元,占全省農產品出口創匯比例達到49%,僅隨州市的食用菌產業鏈從業人員就多達40萬人。但受取消出口退稅影響,香菇交易市場價格已呈下降趨勢,每公斤價格下降6—7元,預計今年秋栽該省食用菌種植袋數將減少一半。
不僅如此,一些還有訂單的企業則處于進退兩難境地:繼續履約需遭受失去稅補的損失,不履約卻要承擔違約賠償。
不過,食用菌作為第二大稅源支柱產業的隨州市曾都區政府,已經多次就此向湖北省政府要求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或者從時間上給予一個緩沖期。
據曾都區政府估算,取消退稅后,該區將影響一般預算收入1831萬元,減少免抵稅額8000萬元,減少城建稅、教育附加700多萬元,并且隨著收購價格大幅下降,菇農收入將減少約5億元。
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的一個階段性研究成果指出,按照靜態測算,出口退稅率上調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將企業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1%直接轉為利潤。當出口退稅率下調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一批企業成本上升訂單減少,產能下降甚至倒閉。
而出口退稅率調整也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時滯,下調出口退稅率后并不能幫助企業獲得已經失去的訂單,可能有的企業因此在這之前就已經無力經營而倒閉。并且企業也可能會對出口退稅形成依賴心理,對企業持續穩定經營造成不良影響。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