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百貨業進入多事之秋 危機重重
成都王府井百貨
近年來成都百貨業發展迅速,各大百貨集團紛紛擴張,但無節制的競爭中,潛藏的多方面的危機,一觸即發。
2012年,成都百貨業仿佛進入多事之秋。
從今年2月以來,成都的百貨業不斷有商場關閉的消息傳出。
2月29日成商集團宣布,由于該公司人民商場清江店兩年來連續虧損,而門店在可預見的期間難以達成公司預期的經營目標,該門店宣布關閉。作為成都最老的百貨商業品牌,人民商場定位于社區百貨。目前在成都有3家門店。但據了解,從2010年2月人民商場清江店開業以來,連續兩年虧損。總虧損額近700萬元。“雖然中間進行過多次經營調整,但最后還是沒有挽救回來。”成商集團人士表示。
在人民商場清江店宣布關門的同一天,地處同一商圈的成都摩爾百貨羊西店也宣布停業。摩爾百貨對外表示將對該商場的經營結構進行調整。等待調整完成之后重新開業。5月29日,在成都最繁華的春熙商圈,在僅僅開業半年之后,優客商城由于經營不善宣布“暫時歇業”。
在“關店”事件接連發生之際,另一部分傳統百貨商場也開始進行業態、人員方面的調整。
今年2月份,成都遠東太平洋百貨換帥,遠東太平洋百貨西南區總經理調回臺灣,而為該集團在重慶征疆伐地立下汗馬功勞的“悍將”陳中信調任成都執掌大局。帶領有些徘徊的太平洋系、遠東系突出重圍。春熙路商圈的日資百貨商場伊勢丹在4月初進行了一場史上最大規模的人事調整。
“伊勢丹這兩三年的銷售一直處在下降通道。”據成都百貨業的一位人士透露,2009年伊勢丹的營業額增長率為37%,2010年增長率降到了22%,而去年的增長率只有可憐的8%。同時,伊勢丹早已規劃的成都2號店也遲遲未有進展。
與部分商場經營遇阻相比,以王府井百貨、仁和春天百貨、伊藤洋華堂為代表的部分百貨商場由于轉型調整得當卻保持著穩定的發展勢頭。成都百貨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格局。據統計,成都百貨業排名前五位的商場去年含稅銷售合計達到85億元,占到全成都百貨業總銷售的45%以上。“每家店的銷售額都在10億元以上。其中王府井春熙店單店銷售達到34.8億元,單位坪效高達5萬元/平方米。在整個西部地區都是排位第一。
雖然成都百貨界冰火交互,繁榮與危機并存。但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認為,成都百貨目前仍處于正常發展狀態。
“從2011年的數據來看,成都百貨業依舊維持著高位發展的勢頭。”冉立春表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1年,成都市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861.3億元??鄢飪r因素后,實際增長率為12.3%,比2010年增速降低3.5%。但在該份報告中,成都百貨業卻呈現出逆市增長的勢頭。根據其報告數據,2011年成都百貨零售業銷售總額為185.4億元,同比增幅為27.8%,較2010年增長了14個百分點。
“暫時還沒有太多今年的數據,但從去年的數據來看,成都百貨業仍然在高位發展之中。”冉立春表示,經營不善而倒閉的門店只是個別現象,是多種原因導致。“比如人民商場清江店和摩爾百貨羊西店都在成都一環路西三段一帶。這一帶是老街道,經過多年的拆建,現在這個片區的居民主體以老年人為主。這個群體購物主要偏重于超市,對百貨的需求不高。”他認為,部分百貨關門停業并不足以說明成都百貨業的基本面出了問題。
但同時冉立春也表示,隨著國內經濟下滑和國際動蕩經濟環境的影響,“今年以來,成都百貨業增幅肯定是在下降的。這種趨勢還可能延續下去。”
事實上外部經濟環境對成都百貨業的影響從去年開始已經顯現。擁有茂業百貨和人民商場兩大百貨品牌的成商集團2011年的營業收入只完成了年度計劃的91.48%。“去年上半年CPI一路高企,抑制了居民消費需求。生意不是太好做。”成商集團人士表示。
在受制于經濟環境變化的同時,近年來網購市場的繁榮興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百貨業的經營。根據淘寶網的銷售統計,四川在國內網購市場上排位全國第五,而成都則在前十位左右。據淘寶統計,雖然比不上沿海,但成都、重慶等西部城市的網絡購物增長速度遠超沿海,達到90%以上。
“網購市場確實對傳統百貨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成都伊藤洋華堂廣報室主任趙夢紅表示,成都的百貨商場很多已經開始開設網上商城,作為實體商城的補充。自2009年起,包括伊藤洋華堂、仁和春天百貨、太平洋百貨等紛紛開設網上商城。
“但網絡購物還沒有直接威脅到成都百貨業的生存。”在趙夢紅看來,網購和商場購物,能給消費者提供不同的購物體驗,“就像吃米飯也要吃面的道理一樣。網絡購物在增長,實體商場的銷售額也在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