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近半汽車經銷商庫存已達極限
汽車經銷商庫存已達極限
車市慘淡,據調查,各地汽車廠商的庫存已達極限,以往經銷商求著廠家提車,現在倒過來了。
“廠家的車,這個月我們一臺都沒進,因為我們總部財務有政策,一旦一家4S店的庫存達到2個月的極限,就會關閉財務系統。”一位素來敢直言的4S店老總說,現在的庫存量,是他10多年來從未遇到過的。在車界,庫存指已從廠家發貨,但尚未售出,積存在經銷商手中車輛。它是車市的晴雨表,也是車價浮動的推手——一般來說,庫存越多,說明經銷商的壓力越大,車價也越有可能下降。
“4S店庫存已到極限”,這究竟是個別情況還是普遍現象?前瞻網記者調查了放車子的庫存基地,還有杭州的10家不同品牌的主流經銷商。
直擊:”這些車,已經大半年沒動過了”
“這邊的庫存車都快停不下啦!”約2個足球場大的廣場,被塞得滿滿當當。嶄新的各品牌轎車、SUV、商務車一輛緊挨一輛,有些已經排到了廣場的鐵絲網外。
而據前瞻網了解,兩年之前,這塊場地還經常被各大汽車品牌租用,作為新車試駕場。如今,別說汽車試駕,連在里面騎電動車都很困難。
“這是個中轉站。很多品牌的車經由這里,再發往各地的經銷商。”劉師傅在這里做了兩年保安,“這里能停1000多輛車。以前經常有空位,現在塞滿了。”他指了指停在邊上的一批SUV,“這些車,進來后已經大半年沒動過了。”
在位于杭州艮山東路的麥德龍超市停車場,我們見識了相似的場面。只見大批未上牌新車,圍著超市停了一圈。“大概有300來輛新車,都是附近4S店的。”保安小潘在這里干了近3年。他說,經常有平板車一輛一輛地運新車進來,如果車子賣出了,4S店的銷售員會過來把車子開走。但最近無論送車還是取車,頻率都只是去年此時的三分之一了。
調查:一半以上4S店庫存已近極限
“說實話,我們積壓的車超過200臺了,相當于2個月的銷量,一般業內行規,這確實已是極限。”城東一家4S店的老總表示,好在目前他們的銷量還過得去,這個月還堅持在進車。不像幾家同品牌的4S店,有的已有一兩個月拒絕進車了。
這幾天,為了解杭州車市庫存積壓情況,我們走進杭州各大4S店。據前瞻網記者調查10余家4S店發現,超過一半4S店的庫存已達2個月的庫存極限。上周末,城北一家4S店,里面一塊可停放一百多輛車的露天停車場里,全是待售的新車。其中的保安表示,由于杭州近期時不時有雨,幾次雨水沖洗后,新車上就灰蒙蒙的了。之前還有銷售顧問會時不時幫著擦掉車上的灰塵,現在實在太多了,也都懶得擦洗。不細看,還以為停著大量二手車呢。
其實,這樣的鏡頭在杭州屢見不鮮,幾乎所有4S店的停車場,都是停滿了庫存車。除了別克、大眾外,大部分汽車品牌,即使是豪華車品牌也充斥著庫存車久放在店前蒙塵的現象。“大部分4S店都擺放著超過100輛的庫存。對比最慘的2008年,現在車市真的好不了多少。”一位車行老總坦言,前9個月,他不打算賣車了。賣一輛虧一輛,不如少賣少虧。
改變:以前求著要車,現在求著不提車
一張以前要動用上層領導才能拿到的4S店授權經營證,現在已經不再光芒四射,原本對廠家唯命是從的經銷商,在車市慘淡的眼下,也“不聽話”起來了。
“原來我們每個月不管賣得怎樣,廠家會照樣給你壓任務,但這幾個月,我們總公司出面,對庫存超過警戒線的4S店禁止進貨。可能是看在我們是大公司的份上,廠家也不會對我們怎樣。”楊先生所在的4S店屬于國內一家有名的汽車銷售公司,倚仗著公司實力雄厚,敢于向廠家說“不”,這確實是以前沒有過的。他樂觀地表示,車商與車企是合作伙伴關系,如果經銷商都虧損,也是廠家不愿意看到的。更有車商表示,以前車好賣,多拿一輛新車等于多賺錢,所以廠家說一他們哪敢說二,但現在兩者關系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相比之下,資金薄弱的經銷商則有苦難言,因銷售疲弱,資金周轉期延長,光利息就是一大筆開支,目前唯一的希望也就是期盼車市好轉起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