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惡斗之下如何夾縫求生?
隨著近期電商價格戰加劇,國內電商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如何在電商爭斗之下,夾縫求生,成為業界人士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電商代運營市場份額已達百億元,并以每年300%的增幅高速成長。而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個市場在未來幾年的擴張速度會更快。
“雖然是寄托于電商之上,但電商的虧損并不會影響電商代運營企業的發展。”國內電商代運營公司瑞金麟創始人安士輝說。也正是在天貓、京東燒錢對峙那天,瑞金麟拿到了今年以來的最大訂單。
“反環境”生長
“我們計劃年內將簽約合作品牌增加一倍,在服飾和快銷領域精耕細作。”安士輝說。
據前瞻網了解,電商代運營行業從產生至今只有四年時間。由于傳統行業紛紛進入電商,但企業本身卻缺乏電商運營經驗,則會由專業的代運營公司幫助打理。業內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開始傾向于網絡營銷,打造自己的網上品牌店,給了電商代運營企業廣闊的發展空間,并且不需非常燒錢就能有穩定的業務。
事實上,電商代運營模式迅速成長的契機跟“美邦事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2011年美邦服飾發布公告稱,考慮到盈利難以保障,決定停止進行電子商務業務平臺邦購網的運營,原先的網購平臺將交由控股股東打理。而在這之前,美邦已經在電子商務方面投入近6000萬元。之后,很多企業不再選擇自建電子商務網站,而選擇代運營模式。
隨著電商的競爭環境愈加惡劣,企業會對運營各個細節的要求提高,而這顯然是電商代運營企業的強項。
與血拼無果的電商企業相比,代運營公司的確實現了變現。“除了極少數新進入的小公司,絕大多數代運營都是盈利的。”麗人麗妝總經理黃韜說。
非但傳統企業,擁有純正血統的電商也在尋找代運營商以求幫助。據了解,瑪薩瑪索在天貓上的品牌店正是由瑞金麟代運營的。
但和電商B2C、B2B的單線條模式不同,電商代運營企業的商業線條則加長至B2B2C。上至提供產品的品牌商,中間則與電商平臺對接,而自下則能直接接觸到終端消費者。
據安士輝介紹,瑞金麟的商業模式分為代銷與經銷兩種。經銷是用單純服務的模式來經營企業的官方旗艦店。而代銷是指從品牌商處購買產品,進行全網零售和分銷再賣給經銷商或消費者。
“我們和中糧的合作就是代銷模式,幫其經營它在天貓上的旗艦店。事實上,消費者在網上看到的絕大多數網上旗艦店的運營者都不是企業本身,而是代運營商。”安士輝說。
從利潤率來看,代銷的利潤率為百分之十幾,而經銷卻能達到40%,不過,出于企業也期望將風險降至最低的想法,在與代運營商談判時會刻意回避經銷模式。“代銷的確占到很大的比例。所以就需要選擇好的品牌和產品結構。”安士輝說。
專一的力量
從市場格局來看,瑞金麟、上海寶尊、上海商派等分庭抗禮。和大雜燴且同質化嚴重的電商不同的是,電商代運營企業的產品定位更加聚焦,食品、快消和服飾則是瑞金麟的“主戰場”。
“這個行業雖然沒有出現絕對的領頭羊,但領頭羊的標準卻非常明確——產品定位必須要集中。”劉元說。
據前瞻網了解,電商代運營行業的風投資金大多徘徊在千萬美元左右,與其他動輒上億美元風投的行業相比,還顯稚嫩。“要把有限的錢花在刀刃上,如果產品鋪得太開,人員、資金成本就會提升很多。”安士輝說。
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同樣是電商代運營企業的必修課。據了解,除了傳統的代銷、經銷賺取傭金的形式,根據數據庫資源為品牌商提供品牌數據挖掘、品牌互動等增值服務正在各大代運營企業中紛紛上馬。
安士輝認為,增值服務應該針對大型的品牌客戶,而中小企業的資源相對薄弱,反之會影響到代運營商發展。
和2010年的“人人皆團購”大相徑庭,電商代運營企業的門檻相對較高。首先需要強大的IT背景。據了解,業界大多代運營企業因為投入過高,會選擇只做代運營,而不做IT系統,但失去了核心技術和產品的話語權,幾乎不太可能成為行業巨頭。“我們把大部分成本投入放在研發上,并和亞馬遜一樣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安士輝說。
業內人士認為,從第三方平臺深度進行數據整合,加強對消費者理解,研究消費習慣,這是未來任何電商企業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考慮的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