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巨頭轉戰移動互聯網盈利難
受供需成本及不景氣的經濟形勢影響,電子業頻傳裁員消息,盡管華為一再重申不裁員,但業內還是手握了一把冷汗。
近年來,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而大環境也使得電子行業一損俱損,2011年年報顯示,松下、索尼、夏普等均報出大規模年度虧損,業績的不景氣使得許多公司不得不采取節流的辦法以縮減費用支出,其中,裁員就成了通用手法,松下、惠普、索尼、NEC、奧林巴斯等公司先后傳出裁員消息。
與此相對應的是,行業發展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在碰觸到一系列的裁員、虧損暗礁之后,巨頭們悄然將目標戰場拐向移動互聯網。
轉戰移動互聯網
客戶端盈利困難
對于諸多電子巨頭裁員的行為,前瞻產業研究院家電IT分析師戴江雪認為,根本原因在于經濟不景氣,電子產品供大于求,而運營成本卻不斷增加,眾多電子巨頭虧損不斷,基于這種大環境下,他們才做出如壯士斷腕一樣的裁員自救。
此外,也有觀察人士認為,電子巨頭們的裁員,與此前行業大發展時期,這些公司透支部分人力資源不無關系。業內人士分析,2001年至2010年,電子行業發展迅猛,不少電子企業都大批擴張隊伍。而至2010年,以傳統交換機等為主營業務的電子設備制造商面臨著市場飽和的危機,為了業務的持續發展,不得不另尋業績增長點,而大家不約而同將目光鎖定在了移動互聯網之上,近期接連有消息傳出互聯網企業進軍終端即是這種跡象。
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化與產業化發展,使得投資者嗅到產業發展的巨大機會,紛至沓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僅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已經披露的投資案例數為58起,其中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數為43起,披露投資金額總額為5.96億元,遠遠超過歷年同期水平。
但是2012年伊始,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明顯放緩,2012年1月-4月,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披露的投資事件僅為10起,遠低于去年同期。
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其實是移動互聯網投資比較熱的一年,這種情況有點類似于2010年電子商務行業的投資情況。2012年影響移動互聯網投資趨緩的原因,其認為有三方面:一是大部分客戶端產品盈利還是面臨困境的,沒有之前預想的那么樂觀;二是大互聯網企業贏者通吃,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有限,只能尋求一些“重”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對資本的依賴程度很高,類似于O2O的形式;三是VC/PE企業也存在募資難的問題,面對LP的壓力比較大,為此更關注投資的風險性。但是大移動互聯網項目都是中早期項目,投資風險比較大。再加上去年的投資熱潮之后,好的項目都相繼獲得投資,且估值也不低,好項目難找且估值相對較高。
市場激變
三類企業率先受益
與此同時,終端的市場情況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原先的領頭大哥市場份額銳減,漸失霸主地位。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諾基亞的市場份額依舊保持著持續萎縮趨勢,而三星、蘋果等品牌發展迅猛。其中,諾基亞、三星、蘋果占有率分別為27.4%、19.5%和12.4%。
不過,變革的同時也孕育著機會。
戴江雪認為,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對傳統終端制造商來說,轉型是必由之路,誰不能在決策和資產領域都進行優化,必將步柯達后塵,面臨被洗牌的命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