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蠶絲企業品牌缺乏 面臨內憂外患
市場倒逼企業轉型
行業經營者雖然躊躇滿志,但外部的環境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就在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2年一季度絲綢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顯示,繼2011年繭絲價格創歷史新高之后,市場出現了快速回落的態勢。2012年一季度全國絲綢工業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但整體運行基本平穩。不過報告預計,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減少、用工成本上漲、人民幣匯率波動頻繁、原料生產增長有限以及融資成本高企等五大因素,未來傳統蠶絲企業運行將受到影響。
“預計2012年上半年,國內絲綢工業生產增長壓力較大,外貿出口形勢嚴峻,加上國內絲綢消費市場短時間內難有大的增長,使得整個絲綢工業經濟增速減緩態勢明顯。”該報告指出。
事實上,據前瞻網了解,除了上述因素影響,我國蠶絲企業自身的不足也是蠶絲行業易受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作為開創了“絲綢之路”的國度,如今連一個國際知名品牌都沒有,而無論做大做強,國內許多大型蠶絲企業也只是為國外企業做貼牌加工,利潤微薄。
此外,隨著純棉與化纖等面料成為消費首選,蠶絲產品似乎已淡出消費者的視線多年,甚至連北京與廣州這樣的大城市,絲綢產品門店也少之又少。
“雖然蠶絲代表著高貴,但過于傳統、整體的形象與國際流行潮流存在差距也是重要原因。”有業內人士指出,一個殘酷的現實是蠶絲與絲綢產品開始在年輕人當中失去吸引力。
“中國蠶絲的歷史是世界最早,一直以來也是世界最大的蠶絲生產和出口國。但是,從質量、設計、技術上來看,要意識到我們的蠶絲在國際上還是弱國不是強國。”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劉勝在表示。
“毫無疑問,傳統蠶絲企業亟待加速轉型。”多次參加中國蠶絲業發展高層論壇一位專家表示,對于傳統蠶絲企業亟待轉型的現狀,桐鄉市作為行業風向標,已經意識到它的緊迫性。
“近幾年來,絲綿被服產業的迅速發展,確實形成了一批有質量保證的廠家。但是因為蠶絲被生產工藝相對簡單,入門門檻低,同樣也造成了洲泉鎮的蠶絲被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桐鄉市蠶絲產品主產區洲泉鎮黨委副書記范惠清說,讓人欣慰的是,通過專項整治行動的這次痛定思痛,洲泉鎮的蠶絲企業利用這一次機會,化被動為主動,進行行業整改,更好地發揮洲泉蠶絲被服的品牌效應。
俗話說:“好酒還要勤吆喝”。為提高桐鄉蠶絲被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家紡企業,由桐鄉市蠶絲被服行業協會組織蠶絲被企業抱團參展各種家紡博覽會,而桐鄉市蠶絲產業聚集地的洲泉鎮更是圍繞“中國蠶絲被名鎮”這一稱號加快提高區域品牌的知名度。
在管理者與行業間形成統一的認知后,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情況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形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當地的蠶絲被企業也開始意識到創建品牌以及品牌推廣的重要性。
對此,當地一位蠶絲被商家負責人說,桐鄉的蠶絲被經過多次工藝改良,越加專業化,目前已形成了20多家品牌企業為龍頭的產業群。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