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太猛 文化產業謹防泡沫風險
資金涌入:良方還是毒藥?
政策的扶持讓文化產業開始成為投資界的寵兒。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顯示,2011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新近成立的專項基金已超過十余只。另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1年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基金數量已經超過100余只,已經募集資金總量約為1300億元。
此次文博會期間,去年7月成立、有著文化產業投資“國家隊”之稱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也高調出手,與視訊中國、浙江華數、廈門游家、駿夢游戲以及開心麻花五家企業簽約。
該投資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期募集60億元,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是目前唯一一只中央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此前僅投資了新華網和中國出版集團兩個項目。此次簽約五家企業,表明其投資步伐明顯加快。
在動輒幾十億募集資金額的文化產業專項基金背后,不僅有銀行、大型文化集團企業的身影,也能看到相關民營企業的身影。在資金紛紛涌入之時,業內專家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業內人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專項基金如此規模化地成立與涌入產業,對于產業發展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也引出了“資本是推動產業發展的良方還是毒藥”這個問題,當資本快速集中涌入一個產業的時候,部分企業心態浮躁,追逐資本或將在資本的催化下出現早熟,這也許成為產業快速進入下一個生命周期的信號。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曾指出,文化產業受多方扶持,但不少投機者在拿到補貼、優惠后卻沒有發展文化產業。
對此現象,深圳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鶴頗有感慨,“現在有一批人貼上文化產業的標簽就可以到處去圈地,有一些產品講得很懸乎,把文化的標簽亂用。當我們在大談文化產業的時候確實要警惕文化產業泡沫。”
政策不透明引發投資風險
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文化產業存在巨大機遇已在創投界形成共識,但風險亦不容忽視。
業內人士認為,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對文化創意產業投資仍心存顧慮,包括文化產業公益化與商業化的模糊不清等方面。而中國文化產業領域的政策仍存在很多不透明因素,也是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尹昌龍說,“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極強,如果國家在這個產業里面沒有比較清晰的投資政策,這個產業很難得到發展,如果大家對國家文化產業的政策不清晰,這個行業就存在著巨大的投資風險。”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海濤也表示,目前文化產業發展還缺少相應的融資、資本運作的法規,只有盡快加以完善,才能使文化產業更加健康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