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行業供大于求格局短期難改
受產能過剩影響,我國鋼鐵行業目前普遍效益低下,行業進入微利時代,供大于求的格局可能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鋼鐵行業處于“微利時期”
由于價格低、成本高,鋼鐵行業的效益一直不好。中鋼協副秘書長中鋼協屈秀麗表示,1、2月份鋼鐵行業基本上全行業虧損,多數企業都虧損。但是3月份已經扭虧了,現在還是“微利水平”,現在虧損面在33%。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鋼鐵行業去年前三季度利潤非常好,一般都是七八十個億,還是比較平穩。今年4月份基本上“微利”的情況,其中包括很多集團,也包括一些非鋼產業。
現在鋼鐵行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效益不好。鋼鐵企業效益為何不好?屈秀麗表示,原因之一是鋼材價格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按企業實際的結算價格初步計算,1到4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7多元,這也是月度的數據。
另外,原材料的價格沒有相應降低。經過初步估算,今年以來鐵礦石還有焦炭、廢鋼、鋼材價格基本都有所下降,但是煤炭價格還在上升,所以鋼企1到4月份的成本降到了1到5%左右,1噸成本降了200多塊錢左右,但是價格卻降了400多塊錢。1到4月份,煤炭價格比去年同期還是上升的,可能5月份會有一點降幅。
前瞻產業研究院鋼鐵行業分析師鄭新風認為,鋼鐵行業的微利狀況是由于產業鏈的問題所導致的。另外,行業內的集中度不夠高,一方面要解決已有的成本問題,另一方面也要調整行業的集中度。
“供大于求”格局短期難扭轉
屈秀麗認為,國內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內可能也難以扭轉。盡管需求是有的,并且還是增長的,但是它必定會回落的。去年的產量大約只有6.3億,但今年產能或超過9億噸。
現在國內鋼鐵行業的問題是什么?就是產能釋放過快。今年市場一直不好,但是產能一直在逐月提高。效益這么不好,為什么還在生產?
屈秀麗認為,第一,這幾年整個鋼鐵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每年都在4000~5000億元,投下去之后必須要有產能,產能下去以后必須要釋放。第二,有一些中小企業憑著市場和成本優勢,加上一些地方保護政策,雖然有企業虧損,但是也有不少企業賺了錢,在賺錢的情況下自然還要增產。第三,由于國有企業在鋼企里占比較大,要淘汰落后產能,暫時還做不到,供大于求的形勢就不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