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擠占六成市場份額 3年內400多家國內乳企關閉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國內乳制品市場發生重大變化,三年里,洋奶粉已擠占六成市場份額,國內400多家乳企也因質量問題被關閉。
昨天,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發布《嬰幼兒乳粉質量報告》,結論為當下國產乳粉質量安全狀是“歷史最好”時期。在孩子媽媽們對洋奶粉趨之若鶩之際,代表國產乳制品行業利益的協會對嬰幼兒奶粉給出“放心”、“歷史最好”這樣評價,消費者是否買賬還需市場檢驗。
■乳制品協會:
國產奶粉質量安全“歷史最好”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說,三聚氰胺事件過去3年多來,中國乳業經過清理整頓,實施許可證管理制度,加大產品監督抽查力度。中國乳業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目前國產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狀況是歷史最好時期,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宋昆岡說,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主要有四個:一是標準先進,新修訂的標準是我國嬰幼乳粉的第四代標準,技術上是先進的,也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二是原料的質量與安全有保障。近3年來,政府和企業加強了對原料基地的整頓和改革,對全國的奶站進行清理整頓,關閉不符合要求的奶站;運奶車輛實施準運證制度;原料乳進廠批批檢驗;三是加工技術裝備先進、質量保障體系完善。質檢部門重新核發生產許可證,對生產企業的資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國家監管系統完善有力。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部門對嬰幼兒乳粉的生產環節加強監管,工商部門對經銷單位實施許可證管理,3年來,國家對乳制品行業的整頓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
■國家質檢總局:
已淘汰400多家不達標企業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司副司長馬純良表示,乳制品企業重新核發生產許可證,對企業規模、車間潔凈度、包裝全部機械化、具備對產品所有檢驗項目的自檢能力等紛紛提高要求。在企業管理、質量管理方面,嬰幼兒乳粉企業都普遍實施先進的管理模式,建立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質檢部門加強對原輔料質量檢驗,整個生產過程的監管,建立完善的乳制品追溯體系,經過對全國乳制品企業集中重新審核,原來的1176家,已淘汰400多家,今后將關注媒體監管作為執法線索,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質量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王黎明也表示,乳制品行業發展規劃正在制定中,目前業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原料基地建設投入不足,奶源建設滯后,產品價格變化較大,還原奶生產未在包裝上清晰標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