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車企面臨資金考驗
汽車市場持續低迷,自主品牌汽車銷量下滑,車企正面臨著嚴峻的資金考驗。
日前,力帆汽車發布公告稱,欲將發行資金規模不超過20億的公司債。力帆汽車表示,該公司債規模不高于發行前公司最近一期凈資產的40%,可一次或分期發行,但期限不超過7年。據悉,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就有吉利、長安、華晨、廣汽、中國重汽等車企相繼完成了發債融資計劃。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1~4月,我國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213.70萬輛,同比下降5.20%,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32%,占有率同比下降3.17個百分點。
目前,自主品牌面臨資金缺口似乎已經成為不爭事實。從汽車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報告情況可以看出,多家上市公司的流動資金相比此前下降了很多,一些自主品牌上市公司資金短缺程度更是日趨嚴峻。
業內人士指出,資金鏈緊張已經開始蔓延到更多的自主品牌企業,這與自主品牌的產品結構和市場環境有很大關系。自主品牌車型本身利潤相當低薄,再加上目前自主品牌市場的節節退敗,自主品牌車企很難通過銷量獲得資金。這也是自主品牌車企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在中國汽車市場面臨調整和洗牌的當下,誰的資金鏈不斷,誰就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因此,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車企不得不考慮進行多種方式融資。例如,奇瑞、長安和廣汽等多家車企選擇通過銀行聯貸、發行私募債券、中期票據及企業債券等方式融資補充運營資金。
當然,除了融資抗風險之外,自主品牌應該全面提升質量及服務水平。自主品牌企業首先應該提高汽車售后服務水平,服務優勢不僅能夠幫助提高車輛銷量,同時還能從服務市場賺取利潤;其次,由于目前我國完全自主品牌的汽車基本大多集中在經濟型汽車,因此自主品牌應向中級車進軍,提升其在中級車的市場份額,畢竟中級車利潤空間肯定是高于積極性車的利潤空間;第三,自主品牌也應多借鑒和學習國外優秀企業的生產模式,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水平及優秀人才;第四,加強與國外優秀車企合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