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大豆利潤下降明顯 銀行收緊融資業務防風險
受進口大豆利潤下降影響,大豆貿易商的利潤已回調至盈虧平衡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廣東地區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已從之前最高的500元/噸回調至200元/噸附近,5月15日單日壓榨利潤甚至低至2.5元/噸,已經回調至盈虧平衡點附近。
進入5月以來,受大豆預期增產和歐洲債務問題加劇的影響,油脂市場大幅下挫。數據顯示,豆油期貨累計下挫7.62%,棕櫚油期貨累計下跌9.12%。在庫存未減的壓力下,近期油脂市場將繼續演繹探底過程,寬幅震蕩之勢較為明顯。
大豆依存度高為主因
進口大豆的壓榨利潤下降始于4月初。一業內人士說,導致利潤率下降的原因是系統性風險,并進一步引發油廠下游的豆粕、豆油價格下跌,而國內油廠還在用之前進口成本在4600元/噸附近的原料大豆,因此壓榨利潤明顯下降。另外油脂限價令導致油脂下游消費不暢,貿易企業難以承接高價油脂。
另一業內人士也認為,由于芝加哥大豆價格持續回落,造成國內豆油和豆粕現貨跟隨下滑,也造成企業利潤下滑。這與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過高有關。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4月大豆進口量為488萬噸,同比增加26%。業界普遍認為,大豆市場由于開放早,關稅低、不設過渡期、沒有進口數量限制等原因,導致產量高、價格低的進口大豆快速占據中國市場。2012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大豆1333萬噸,同比增加21.6%,對外依存度達到80%左右。
融資性進口起到催化作用
“進口大豆要是融資的,就算賠錢也會去進口。去年資金緊張時,很多貿易商會選擇用進口大豆融資的方式來緩解資金緊張,而不追求進口大豆帶來的利潤。所以利潤率下降是必然結果。”一位接近貿易商的人士說,大豆融資的過程一般為:首先由貿易公司向銀行申請信用證,之后按合同的約定進口大豆。大豆到港后,再通過一些渠道盡快銷售出去,變現后再用少量比例的保證金(一般為30%)向銀行申請信用證,復而進口,使得其資金鏈一直運轉。
上述人士透露,若把人民幣升值因素加入進來,融資企業將獲得不小的利差回報。“因為進口量大,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原因,都使得貿易商走向融資這條路。而貿易商融資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掙差價,所以可能會以低于國內價格賣出來獲取資金,這樣會對市場價格形成一定沖擊。”
有分析認為,大豆融資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視,尤其會導致我國大豆進口價格虛高,而有時不計成本的銷售行為很大程度上又會打壓國內市場大豆價格,使整個大豆產業鏈受到傷害。而針對近期多個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情況,銀行方面已開始警惕防范風險,對某些大宗商品融資業務有所收緊,但并未完全叫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