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將迎來歷史上最嚴環保標準
水泥生產廠
水泥行業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材料,一直以來,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但水泥行業存在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弊端,給生態環境帶來沉重壓力。近期據傳水泥行業或將迎來歷史上最嚴環保標準。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水泥企業高度關注。他們擔心這一新標準將“吃掉”水泥企業的大部分利潤。
擔心之余,回過頭來看,隨著全球變暖和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國內工業產業政策已經逐步向節能環保層面傾斜。可以預言,未來若干時期內,以低碳經濟為主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將在中國國內各個行業催生,水泥行業也會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而不斷調整發展方式和方向。
通俗地講,低碳經濟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從傳統的高排放、高能耗、資源依賴型的發展模式轉向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新能源開發及政策保障體系來逐步完善,努力減少天然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生產產品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全面進步,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此前2010年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低碳、節能已經成為與會人員談及最多的關鍵詞。參會人士在峰會上均表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節能模式是水泥行業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多種跡象表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一旦成為產業量化標準和強制目標,必將給水泥工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換句話來說,節能環保已是大勢所趨,降氮脫硝也將勢在必行。
水泥業節能減排任務繁重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汪瀾教授指出,水泥是經濟建設的重要材料,水泥工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的基礎產業。水泥工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支撐了國家經濟、社會的建設。然而,作為傳統的工業部門,水泥工業有著明顯的高排放、高能耗、資源依賴型的生產工藝特性。水泥工業傳統的發展和生產模式,使得資源、能源都難以為續,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低碳經濟是水泥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推動水泥工業低碳生產技術研發和應用,促進水泥工業大幅度節能減排,實現水泥工業先進、綠色制造,是水泥工業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此前曾表示,在國家有關政策的推動下,水泥產業淘汰落后速度不斷加快。下一步,水泥產業將加快戰略重組,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對于落后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助力水泥產業的技術進步,并推動水泥產業加強精細化管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水泥工業積極應對要素價格上漲、財務成本增加、環境約束加大等新問題,但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長態勢。
其中,產量持續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水泥產量20.85億噸,同比增長11.7%,熟料13.07億噸,同比增長11%。其中:強度42.5及以上水泥產量5.41億噸,占總產量的25.9%,同比增長17%。
數據同時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6%,年均下降5.8%,實現節能量7.5億噸標準煤,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1.57%的工業增長。但是,從工業能耗和高耗能產業占比來看,情況卻不容樂觀。
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1.6%,距3.5%的年度目標相差甚遠。“十二五”首年完成的節能減排比例過低,將對未來的工作造成巨大壓力,2011年的節能減排或將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某業內人士指出,2011年的目標之所以完成不理想,與“十一五”收官之年之后的反彈有關,2010年各地為了完成五年的考核,會采取一些強有力的措施,但是考核一過,馬上又放松了控制。
面對以上一連串的數據,作為高能耗企業之一的水泥企業,不得不感到擔憂,無疑,2012年,水泥企業的節能減排任務將更加繁重。
在2011年12月26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2年的節能減排目標為,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和5%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節水量下降7%。
環保、能耗標準,促進形成上大壓小、減量或等量置換機制,推動利用市場手段淘汰落后產能,分解落實“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