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需警惕儲備土地抵押風險
據前瞻網獲悉,近兩周來,土地抵押面積與貸款增速雙降,受政策影響,土地作為抵押物的價值發生動搖,銀行業需注意防范土地抵押風險。
“儲備土地抵押貸款的期限一般在三年期以內,土地價格波動確實是需要考慮,但風險會不會集中爆發,可能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態度。”一位地方城商行人士表示。
“中國的經濟各行業其實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與房地產行業相關,一類為非相關。”一位外資行的銀行業分析師認為,一季度以來的“貸款需求不足”現象,實際上是由于房地產業調控帶來的副作用,并非真實的貸款需求不足。
作為房地產行業緊密相關的土地自然首當其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檢測顯示,2011年,全國土地抵押面積凈增419平方公里,抵押貸款凈增1.26萬億元人民幣,比年初的土地抵押面積2589平方公里、土地抵押貸款金額3.54萬億元人民幣,分別增加了16.2%和35.6%,但增速同比有所下降,與同期人民幣各項存貸款增幅回落趨勢一致。
開發商融資環境有所改善
商業銀行在2011年壓縮了地產開發貸款,2011年工行房地產貸款減少73.06億元,下降1.4%,而占比也從2010年的11.2%下降到2011年的9.9%。農行房地產業貸款與2010年相比余額下降了460多億,占比也從前一年的15%下降到12.5%。交行房地產貸款占比較年初下降0.20個百分點。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2011年,全國土地抵押貸款率總體保持在50%左右,但受穩健貨幣政策和日趨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加上政策執行的滯后效應,分季度看,2011年新增土地抵押貸款率,第一季度為52.7%、第二季度為52.3%、第三季度為56%和第四季度為49%,第四季度有較大幅度回落。
“房地產開發商的需求還在,銀行方面雖然有政策要求并不會把重點放在房地產行業,但價格方面可以定得高一些。”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信貸部人士說。
銀行在地產開發貸款方面的“以價補量”方法實際上也起到了市場化的調節作用。今年以來,隨著貨幣政策由緊縮轉向穩健,有跡象顯示開發商的融資環境出現一定改善。
渣打銀行日前發布的中國房地產調研報告顯示,開發商的融資環境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并沒有進一步惡化,最近數月,銀行針對大型房產商的放貸有所增加,融資成本也開始從高點回落。現在工程項目開發的銀行貸款平均利率為9.2%,而去年10月為9.9%;信托公司平均利率為17.2%,亦低于去年10月的20%。報告稱,這反映出融資環境出現改善跡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