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在中國水土不服 陷生存困境
慈善超市在國內“水土不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起源于美國,在歐美等國家取得了非凡成功的慈善超市,在中國嚴重“水土不服”,頻頻陷入生存困境。目前全國多地的慈善超市都出現了關門現象,一些仍在運營的也是慘淡經營。
位于山東濟南市建設路99號的慈善超市400多平方米,冷冷清清。這里的商品都有3個價簽:愛心價、便民價、救助價。還設有捐贈物品變現區,價格比市場價低很多。
店員介紹,普通市民消費一般按便民價結算,愛心價中高于便民價的部分屬于消費者的捐款。當購物者表明愿意按愛心價結算的時候,店員收款后會把多出來的錢放入捐款箱。救助價需購物者持低保證才能享受。捐贈物品變現區的商品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所得的收入將用來進行二次救助。
下午5點左右,店里除了3名銷售人員,沒有顧客。雖然經營有困難,但這些仍在運行的慈善超市還算好的,因為自開展這項工作以來,濟南市一共有22家慈善超市關門。
據了解,江西南昌一家慈善超市開業11天就停業;海南??谌ツ陝傉Q生的幾家慈善超市,由于社會捐贈不足,大部分時間都關門歇業;河南漯河31家慈善超市維持兩年之后也全部關門。
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一些慈善超市變相成為“中轉站”“救助站”,無法發揮日常救濟功能。其次是捐助和需求不對應,“捐之不用、用之不捐”現象突出。此外,慈善超市運營機制還不夠健全。
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建議,在動員社會尤其是企業捐贈同時,也要明確超市的定位,并改善相關經營機制。如開具發票讓人更加放心等。這樣才能讓慈善超市良好運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