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調控繼續從緊 土地交易量價齊跌
日前,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 我國今年一季度中國土地出讓出現了“量價齊跌”的現象,房價過快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針對當前泡沫風險向一線城市商業地產轉移、個別城市土地市場出現流標流拍等現象,國土資源部將繼續保持調控政策不放松,執行從緊的土地調控政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以來,中國房地產用地出讓平均價款已連續4個月回落,土地市場競爭度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隨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和發展預期趨穩,中國土地綜合指數出現回落調整,環比下降21%,同比下降1.5%;市場規模指數環比下降36.9%;出讓價格指數同比下降21.67%,環比下降15.5%。
中國土地市場指數由中國土地市場綜合指數及市場規模指數、出讓價格指數、供應結構指數、利用集約指數、地產景氣指數等5個分指數構成,是一個綜合反映土地市場的整體性波動規律指標,自去年6月份正式發布。中地指數是定基指數,測算起點以2004年一季度為100。
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主任孫英輝在“中地指數2011年研究成果暨2012年一季度運行狀況分析座談會”上表示,從2012年一季度中地指數數據變化可以看出,各分指數在一致的回落趨勢中顯示出不同的幅度和趨勢。市場規模、出讓價格、地產景氣等分指數回落幅度較大,對土地市場的反應較為靈敏。而供應結構和利用集約等兩個分指數則一直處于小幅波動狀態,并逐漸呈現出走低態勢。這表明,在市場規模和價格趨向合理的調整同時,用地效率卻呈下降趨勢,供地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也依然存在,說明土地市場運行的質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值得引起關注。
孫英輝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地產景氣指數仍處于亞熱區間。各地應適當調整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通過節約集約用地穩定建設用地供應總量,把握好土地供應的力度、時序、節奏、重點,為把經濟增長穩定在合理區間創造條件。下一步應該控制用地規模,從嚴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供地,逐步縮小劃撥用地范圍和數量。在保持調控政策不放松的同時,盤活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約度,通過機制設計來彌補當前不完善的土地政策 。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