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成交下滑 中國外貿出口形勢能否好轉?
中國企業成為最大陣容
在6號館中國中央展區內,上海汽車、一汽集團、遠大集團、中電裝備等13家中國工業企業集中展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技術。
而在其它各大場館,500余家中國企業如星火燎原般地分散在各個展區,產品技術涉及能源、工業自動化、環保技術與設備等領域,參展凈面積達9000平方米。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局主席馮睿實(Wolfram Von Fritsch)高興地說,中國成為展會參展的最大陣容。
參展漢諾威的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處經理周旺表示,比較而言,廣交會是一個“綜合性的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是一個“專業性的展會”,盡管來這邊參展所獲取的信息可能不是很多,但有效性要高一些,公司產品依靠這一平臺走出國門。
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像正泰電氣這樣的公司很多,但也有不少公司既參加國內廣交會,又“走出去”尋求國際市場。來自溫州樂清天逸電器有限公司的鄭玉和就是如此安排。
鄭玉和表示,這兩年,歐美市場一直不振,近半年來歐洲情況愈加不好,企業希望能了解一下國際市場真正需求,同時和國外同類產品比一比,看看和先進產品的差距在哪里。
鄭玉和說,歐洲市場總體需求下降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國制造依然有優勢。印度、越南等國的產品質量上拼不過中國,在人們捂緊口袋,謹慎消費的時候,具有質量優勢,又有價格優勢的“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依然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中國制造仍有不錯收獲
在漢諾威,不少中國參展企業說,如今傳統出口產品的需求顯然已經難以為繼,企業出口要保持,甚至增長,就只有通過自主創新的路徑,一方面具備相當的技術和質量,另一方面也要較歐美日制造具有較優的價格差。
我國IT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品牌標志在漢諾威展中甚是惹眼。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及通信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華為公司在漢諾威展的約1000平方米的大型展臺及其多樣的產品吸引不少來訪者駐足體驗、洽談。
華為企業業務營銷部總裁何達炳說,公司44%的員工為研發人員,他們秉持“圍繞客戶創新”的理念,不斷提出能夠真正打動客戶的解決方案。企業每年都會將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發,并基于全球的人才分布設立研發機構。
參展漢諾威展會的中國深圳市普聯技術有限公司本次帶來了雙頻路由器、電力線通信、便攜式無線路由等新產品。
關于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公司市場部經理陳劍霜說,要努力做自己的品牌,并將其推向世界。中國企業首先需要掌握行業核心技術,擁有技術優勢。另外,合作伙伴的國際化亦十分重要。然后就是專注地去做事,同時吸引更多國際化人才,以達到良性循環。總之要“有別人沒有的技術,更好地專注于細節”。
不僅是這些大企業在漢諾威展能獲得良好參展效果,陜西寶光真空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部長崔亦兵向記者透露,雖然歐洲整體經濟不好,但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中國制造”產品仍可在歐洲取得不錯的訂單。比如該公司生產的真空電器,就吸引了不少采購商的矚目,甚至ABB、日立等國際公司的市場人員也前來打探商情。在此情況下,即使歐美市場需求下滑,中國制造借助創新優勢發力,仍能收獲不錯成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