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氣氛陰沉 山雨欲來?
凌鋼股份日前發布一季報,公司一季度虧損1.86億元,凈利潤比同比大幅下降363.12%,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23元。
這個春天不僅僅對凌鋼股份來說有點冷。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至4月16日,已有8家上市鋼企預告一季度業績,7家稱將大幅虧損和下滑,其中鞍鋼股份預虧18.8億元,華菱鋼鐵預虧6.9~7.3億元,韶鋼松山預虧3.3億元,首鋼股份預虧1.4~1.6億元。
鋼鐵業陷全行業虧損
這些上市鋼企的業績報告和預告也清晰地折射了眼下整個鋼鐵行業的陰沉氣候。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今年1-3月累計生產粗鋼17422萬噸,同比增長2.5%;與此同時,一季度GDP增長降至8.1%,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長也雙雙下降。粗鋼產量攀升,而市場需求趨緩,鋼材供大于求狀況加劇。
市場需求表現疲軟,市場供應壓力仍有增無減,也使得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價格運行始終缺乏上漲動力。庫存統計顯示,截止到4月6日,國內鋼材社會庫存仍然高達1775.5萬噸,較去年同期高出87萬噸,今年去庫存速度也明顯慢于歷年同期。從一季度經濟數據來看,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的確較為嚴重。鋼材市場價格后期價格仍然會面臨較大壓力。
而在4月14日舉行的“2012中國鋼鐵規劃論壇”上,有中鋼協人士也稱:“從2011年四季度開始,鋼企的鋼鐵主業已開始虧損,12月份噸鋼虧損額達到128元。今年1、2月份已經陷入全行業虧損。雖然3月份有可能盈虧持平,但是從一季度來看,全行業虧損無疑。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首次發生全行業虧損。”
對此,4月16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鋼鐵行業第一季度開始出現全行業虧損重要信號。他同時認為,鋼鐵行業虧損或微利將持續至少兩年。原因有,一是中國經濟調整至少還有兩年;二是其需求大戶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一兩年內難有大的改觀;三是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還要一段時間;四是鋼鐵行業本身的重組新生也需要假以時日。
新一輪兼并大潮山雨欲來
鋼材價格下滑,鋼企利潤空間不斷壓縮,中小鋼企生存日益艱難,再加上國家進行行業整合的決心,使得新一波鋼鐵行業兼并大潮正呼之欲出。
同是在“2012中國鋼鐵規劃論壇”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處長徐文立透露,由工信部起草的《促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草案現已完成,目前正處于部內相關司局會簽階段,預計年內正式公布。工信部當前正在積極推動河北、江蘇、山東、云南、江西等區域性兼并重組方案和山東省鋼鐵結構調整試點工作。此外,工信部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有鋼企兼并重組;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兼并重組,國家將給予具體扶持政策。這也是繼《鋼鐵行業“十二五”規劃》后,工信部針對鋼鐵行業兼并重組進行的第一個具體指導性文件。
“現階段行業虧損加劇,為兼并重組在市場方面創造出氛圍。”有業內分析人士日前表示,由于我國鋼鐵業長期存在產能過剩、集中度較低等問題,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推動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但因行業形勢較好,企業兼并重組積極性不高,政府的行動推動效果有限。而在目前面臨全行業虧損局面的背景下,政策出臺將加快未來幾年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進程。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鋼企運營不好是促進兼并重組的直接催化劑,但這并不意味著鋼企之間“配對”兼并整合就很容易。
不僅如此,鋼企間兼并重組在目前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也要承擔較大的風險。低并購成本不假,但是整體需求不足,所有鋼鐵企業都變成了一個線上的螞蚱,都還沒逃脫扭虧防虧的尷尬境遇。在這種情況下,投資鋼鐵行業風險很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