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流通行業變革來臨
隨著“中國鋼鐵流通e聯盟”的成立,鋼貿行業步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在當前行業盈利困難,宏觀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預計眾多中小型貿易商將逐步退出市場。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今年2月份納入統計的大中型鋼企實現利潤-5.4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88.25億元,降幅達106.62%,虧損面達到42.5%。國內鋼鐵行業陷入了深紅競爭的泥沼之中。數據顯示,由于整個鋼鐵行業進入微利時代,近兩年,鋼鐵流通商的庫存壓力、資金壓力乃至生存壓力也在日益增大,2011年鋼鐵流通行業平均利潤率不足1%;未來1-2年行業生存壓力仍難以有效緩解。
據了解,目前我國鋼鐵流通主要通過貿易商完成,貿易商經手的鋼材量一直保持在60%左右。然而,我國鋼鐵貿易行業卻存在著以下幾個運行特點:一是多。貿易商眾多,集中度低,對上游話語權輕。全國鋼鐵流通商約20萬家,年經營鋼材實物量超過1000萬噸的僅有5家,而國內鋼廠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有13家。和鋼鐵生產企業相比,貿易商在資源控制、定價話語權上處于弱勢地位。二是亂。市場秩序混亂,對市場價格未起到正面引導作用。傳統貿易商的盈利模式多以賺取買賣差價為主,而當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時候,貿易商往往對價格趨勢起到加強作用,不但沒有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反而使得市場價格波動加大。三是差。行業盈利能力差,由于盈利模式單一,一方面,貿易企業盈利波動大,另一方面,盈利能力低,靠量生存。同時,鋼鐵行業的盈利能力低下,鋼廠也不斷延伸產業鏈,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貿易商的生存空間。近年來,金屬材料批發業的總利潤率在1%左右波動。
鋼鐵流通領域到了產業轉型和變革的關鍵時期。過去,鋼鐵貿易行業依托于鋼鐵行業的景氣度變化,未來在量增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原材料和鋼材的貿易增長空間也受到抑制。因此,轉變以量為中心的盈利模式勢在必行。在當前行業盈利困難,宏觀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預計眾多中小型貿易商將逐步退出市場。
在鋼鐵量增有限的情況下,提高運營效率是提升流通行業盈利的關鍵。而運營效率的提升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利用現代技術,尤其是電子商務,壓縮流通環節,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加強供應鏈建設,形成供應鏈服務能力。2010年4月,商務部發布《關于完善生產資料流通體系的意見》,2011年12月發布《“十二五”期間推進生產資料流通現代化的指導意見》。從這兩項政策可以看出,鋼材流通行業的發展趨勢是電子商務模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