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加速產業鏈延伸 鋼貿商亟需轉型
行業“洗牌”長期化 廠商博弈或持續
事實上,在當前鋼企維持微利化經營的情況下,國內鋼貿物流企業也在虧損的邊緣掙扎。為此,近年來已經有許多有著資金規模和實力的鋼貿商,向著“為下游鋼材消費企業提供加工、配送服務”轉型。
據“我的鋼鐵網”和上海華夏鄧白氏商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今年年初公布的“2011年度鋼貿企業百強評選項目總結報告”顯示,去年1421家受調查鋼貿企業中,有79.59%的企業去年毛利潤率低于5%。此外,去年凈利潤率在0-1%區間的鋼貿企業,占了所有企業樣本的66.51%,凈利潤率為負值的鋼貿企業占了21.6%,即鋼貿樣本企業中有88%去年凈利率不足1%。
據王銅麟表示,按同時符合“擁有加工儲運功能”和“有商戶入駐”這兩項條件來劃分,估計當前國內已經有2000多家鋼鐵物流園區,“有具體統計的現有870多家”。
無疑,鋼貿商向著“為下游鋼材消費企業提供加工、配送服務”轉型的方向,和鋼廠投資的鋼材物流園區發生了“撞車”。
鋼廠針對下游用鋼企業而投資的加工配送項目,對鋼貿物流市場的影響不大。在朱喜安看來,鋼企投資的單純面向鋼材市場、以實現分銷為目的的物流園項目,跟現在鋼貿商所做的物流園項目類似,二者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
但需說明的是,對比鋼企和鋼貿商所建的鋼鐵物流項目,鋼企占據著明顯的資金和影響力優勢,如上述鋼企的物流園項目投入資金量普遍在10億元以上。
去年年底,曾有鋼貿商透露,去年年初,華東某鋼廠為吸引鋼貿商入駐其投資的物流園,曾許諾了訂貨價格等多項優惠政策,但在鋼貿商專門為此成立分公司入駐之后,直到去年年底,這些優惠政策普遍沒有得到兌現。
“在這類物流園區里,鋼廠類似于大貨主,這方便了鋼貿商拿貨,但入駐鋼貿商需繳納租金等,就是說鋼廠還賺著鋼貿商的錢”,有業內人士評價說,鋼企單純面向鋼材市場的物流園區對鋼貿商的市場份額、生存空間也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在鋼企大量涉足鋼鐵物流領域,提高直供比例、延伸產業鏈的同時,鋼貿商和鋼企之間的關系也顯得日趨“緊張”。
就在此前不久,寶鋼下屬的東方鋼鐵電子交易中心曾推出“IPhone版寶鋼在線”,實現了“通過手機直接訂購鋼廠現貨資源”的營銷模式創新。但這個項目一推出,便有鋼貿商抱怨稱,鋼廠脫離鋼貿商的“單飛”營銷模式,擠壓了鋼貿商的生產空間。
多名鋼貿商一致認同,鋼鐵產業鏈的延伸是大勢所趨,但鋼企要完全改變產銷分離現狀,可能需經歷較為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或許是對鋼鐵物流行業的洗牌過程。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鋼廠與鋼貿商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關系仍將存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