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機械產業亟需升級
中國食品工業需改進技術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近十年我國食品工業平均增幅超過20%,2010 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6.3 萬億元,2011 年突破7萬億元。但是,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李樹君指出,食品和包裝機械作為高科技食品制造的載體,整體產業水平至少落后發達國家20 年。
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產品技術水平低、產業機構不合理、標準化程度低、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嚴峻,同質化、低水平惡性競爭,大型化、智能化高端食品和包裝機械主要依靠進口。而目前,新一輪的以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為先導的技術革命將進一步拉大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甚至危及國家食品安全。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 年1~10 月份,全國食品包裝機械行業的發展同比出現大幅增長的態勢,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產值增速分別達到了30.38%和31.17%;出口交貨值的增速達到了53.82%,累計同比增長18.65 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食品機械行業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發展,最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新建餐館、飯店的層出不窮,帶動了食品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在外用餐越來越成為一種消費習慣,也間接帶動了食品機械行業的發展。某食品機械銷售商表示,除了各地不斷增加的食品企業、城市餐飲場所有穩定需求外,縣、鄉乃至農村對食品機械的需求也不容小覬:“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農村也越來越講究生活的質量,尤其是面條機、磨漿機在農村就很有市場。”然而,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何南至表示:“ 目前很多國內的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制造企業的發展是被動的,很多技術方面的改進也都是無奈之舉。”
據悉,在我國近7000 家食品和包裝機械生產企業中,95%以上都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并且東西部地域分布差別大,大部分生產企業都集中在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小而多、多而不大、大而不強成為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不爭的事實,與發達國家制造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有數據分析,近7000 家企業中約有2000 家不夠穩定,每年有近15%的企業轉產或倒閉,同時又有約同等數量的新企業進入這個行業;缺少龍頭企業,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僅十幾家,年銷售額超過3000 萬元的企業約有50 家。從科研產品開發上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不強,科研投入少,經費僅占銷售額的1%,而發達國家高達8%~10%。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和重視不夠,先進技術仰仗國外,高端裝備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未能得到有效改觀;價格惡性競爭依然存在,產品雷同和抄襲現象仍然普遍,小富即安的思想仍很嚴重;基礎發展相對滯后,基礎零配件、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系統和測試儀器、機加工和基礎制造裝備明顯落后于主機發展,并已成為影響食品包裝機械產品向高端升級的瓶頸。
華聯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琪就曾經指出,目前中國食品工業正在由以前的只重視生產銷售向著以生產、銷售、研發三角平衡的方向發展,與國際先進食品工業企業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但是他認為,“ 短期內,中國食品工業仍將是以價格取勝,而不是先進技術水平”。
李樹君表示,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產業安全和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因此,加快結構調整和方式轉變,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重視產品創新,可謂勢在必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