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動畫產業面臨創意瓶頸
喜洋洋與灰太狼已經成為中國動畫經典形象
中國動畫在國際市場上曾經擁有過不錯的贊譽及影響力,上個世紀50-60年代,以《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為代表的中國動畫電影,憑借創新的藝術表現特征以及典型的東方文化氣韻,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中國動畫學派”的美譽。
然而,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現狀卻令人擔憂。
“大國”與“強國”的差距
自2000年“發展動畫產業”第一次在國家政策層面正式提出后,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前瞻數據局監測顯示,我國動畫年產量從2004年之前的不足4000分鐘,發展到2010年的22萬分鐘,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動畫生產大國;國產動畫電影的年產量也達到16部,并不斷刷新票房紀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動畫相關的各種行業已形成立體發展架構,動畫播出衍生與市場開發動漫教育動漫國際交流等都駛入前所未有的快車道。
然而,產值的增長并沒有與產量增長同步。
據前瞻數據庫監測顯示,2007年的美國動畫產業,僅迪斯尼公司就達到365億美元;2009年,日本動漫市場為2000億美元。而世界動畫生產量第一的中國,2010年動畫產業的整體產值只有470.84億元人民幣“產值低下已成為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瓶頸”。
2008年杭州國際動漫節上法國嘉賓的發言,至今仍讓據央視動畫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英記憶猶新。“法國一年原創動畫只有1萬分鐘,但不愧為一個動畫強國;中國一年原創動畫雖有10萬分鐘,卻只能說是動畫大國。”
“這個"強國"與"大國"的提法,可能有某些客氣的成分,但無疑切中了我們的要害。更令人遺憾的是,站在產業的角度,這個"強國"與"大國"之間的差距,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看到本質的改變。”王英感嘆道。
“產值低下”面面觀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中國動畫產業產值低下?
首先是產業經驗不足。“我們習慣傳統藝術動畫片的表現方式,將藝術創作等同于產業開發,卻不懂后衍產業開掘設計等才是導致中國動畫產業產值低下的原因。”王英認為,我國動畫產業發展理念不明,表現為對動畫產業的核心價值——文化的傳播與消費存在認識缺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