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價格大漲 利潤極其微薄
近來,瀝青價格在淡季飆升,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從1月底以來,國產瀝青價格漲勢迅猛,沖破5000元/噸大關。
盡管瀝青價格高漲,但由于原材料價格不斷創新高,導致瀝青利潤極其微薄,而隨著需求旺季的到來,供需緊張則會進一步推漲瀝青的價格。
成本大漲供應不足需求旺盛
三大因素瘋狂推漲瀝青價格
據了解,年后國內瀝青漲勢如潮,進入2月價格上漲勢頭更甚。2月初長三角瀝青估價在4650-4700元/噸,而截止目前長三角成交價已經漲至4950-5050元/噸,主流煉廠2月內上調價格5-6次,累計漲幅在400元/噸左右,已經打破去年4月5050元/噸的歷史最高。
瀝青作為煉油的副產品,其價格瘋漲與原材料價格大漲關系最為密切。
受伊朗局勢動蕩導致的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創下近十個月以來的新高。
有分析人士指出,原油價格自年初開始突飛猛進,生產成本壓力與日俱增,是瀝青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國際原油繼續上漲,雖然煉廠連續上調瀝青價格來轉嫁成本,但仍然難以抵消原料漲價的影響。
但實際,瀝青價格的漲幅依然滯后,不過根據往年的經驗,由于受制于市場供需面的影響,瀝青價格的波動往往是滯后于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1月份國產瀝青總產量121.35萬噸,其中20%以上的量被銷往焦化料調和用途,其中少部分被用于船供油調和;2月份冬儲需求集中釋放,全月產量中,被用于焦化料調和的比例或有所縮減,但依舊在15%以上。
據了解,從3月份開始部分煉廠陸續進入檢修期,整體供應將進一步抽緊,短期來看供需矛盾還將加劇。
此外,四五月份是南方瀝青消費旺季,六七月份北方瀝青消費也將進入旺季,需求的不斷增加將對瀝青價格形成支撐作用。供需兩旺、價格上漲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內瀝青市場的主旋律。
在成本重壓,以及市場供應面的雪上加霜刺激下,中國瀝青價格被瘋狂推漲。盡管今年部分省份的道路項目資金尚未出現好轉,但在供應量明顯回落的局面下,加之華中、西南、華北等地的瀝青需求預期普遍好于2011年,短期內,中國瀝青價格再攀高峰的動力猶存。
利潤逼近盈虧臨界點
煉廠缺乏動力或停產
2月,北方市場,東北地區僅有遼河石化供應道路瀝青,且16日降為兩套裝置生產,減產1200噸左右,山東地區僅有齊魯石化供應,但資源緊張,部分時間貿易商面臨無貨可拿境地,華北地區燕山石化生產原料供應緊張,多數時間停產,庫存基本無量,3月份是否再度恢復瀝青生產將視原料情況而定。
此外,南方市場,華南地區由于原料短缺,目前華南地煉生產瀝青的積極性仍然不高,只有珠海華峰一家地煉生產重交瀝青,日產量在800噸左右,另外茂名石化本月有8000噸資源用于出口,資源更顯緊張,華東地區鎮海煉化一套常減壓裝置進入檢修,但其余兩套仍維持正常開工,因此瀝青產量保持平穩。
盡管原油價格繼續強勢走高,下游瀝青產品價格同步上漲,但瀝青廠利潤并未出現回升。在煉廠沒有利潤誘惑的情況下,部分煉廠仍然意愿繼續生產渣油,短期內沒有恢復瀝青生產的計劃。
截止到目前來看,最新的理論生產利潤在26元/噸。國際原油價格不斷刷新2008年年中以來的新高,這也是煉廠利潤再度逼近盈虧臨界點的主要原因。煉廠最關注的是利潤,若利潤不可觀,煉廠寧愿去生產其他的產品,或是停產來面對。3月份市場或繼續運行在上行軌跡,煉廠利潤能否走好更多取決于原油的價格走勢。
西部道路建設火熱
將迎來瀝青投資盛宴
瀝青作為煉油的副產品,82%用于道路建設,14%用于建筑。
因此,我國的道路建設開工情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瀝青的需求。
盡管目前來看,瀝青企業在成本高漲的前提下無利可圖,但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2012年2月21日,《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獲批,《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提出,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位置,突出交通和水利兩個關鍵環節。
經濟發達地區公路建設和養護基本趨于飽和,尤其是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等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速快,綜合實力強,“十一五”期間公路建設迅猛發展,公路的面積密度要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基本趨于飽和。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發改委透露,鑒于高速公路負債率過高,投資過熱,十二五期間或推遲中東部高速公路建設。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國內高速公路投資中,東部3900億元,中部5200億元,西部10900億元。
交通部發言人也表示,后期農村公路投資中,西部農村公路占到總投資的2/3,所以后期瀝青需求將繼續向西部傾斜。
業內人士指出,82%的瀝青用于道路建設,14%用于建筑。這意味著道路建設對瀝青市場的支撐是決定性的。因此交通發展與瀝青需求呈現出正相關關系。《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將發展交通和水利作為重點,勢必增加瀝青的需求,瀝青市場將會因此而引來利好。
從西部地區的煉廠分布來看,當地煉廠不均勻,本地煉廠資源供應不穩定,資源供不應求,目前華南、華中等地資源流往西部地區消耗。西部開放進程的加快,將為瀝青市場帶來更多商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